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钟洁玲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钟洁玲
[导读]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阅读教学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应用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小学语文观念培育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石转九年制学校  钟洁玲  725017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阅读教学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应用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小学语文观念培育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形势,随后阐述了进行应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深入研究相关策略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更迭中所流传下来的经典篇章,于当今社会仍旧有着极高的阅读价值。因此,在培养小学生时,语文阅读教学是十分关键的一项任务。面对小学生这一认知能力水平与知识积累情况均不理想的特殊群体,在以提高核心素养水平为目标的新课程标准引导下,教师必须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并以新的态度和标准面对、要求学生,以期将知识传递与思想渗透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小学语文课堂应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学习成绩
        当前,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过度重视学习成绩,导致相关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家长普遍认为需要提高学习效果,导致没有重视课堂中的阅读培养活动。教师在受到学生家长的要求压力后,只能采用重视教材内容授课、轻视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导致整体活动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核心素养的培育质量。
        (二)提问缺乏有效性
        想要实现有效思考,就必须提出合适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难度过高的问题极易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思考与学习,难以达成高效传递情感、培养素质的目标。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虽然能使学生在回答时显得十分积极、活跃,却无法产生思考价值,对他们情感与思维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在阅读时注意提问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教师提问过难或极易的情况,导致思考受限,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和核心素养培养无效的情况出现。
        (三)学生兴趣度不足
        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会导致整体阅读训练效果不到位。由于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兴趣,如果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加入趣味教学内容,便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展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学可能会起到反作用,降低核心素养的培育质量。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阅读教学的策略途径
        (一)把握教材内容,整合阅读材料
        小学生对于阅读的意义还不能理解,但是老师要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就是要基于现有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结合学生的能力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教学要以现有课本为基础,老师要在事前将课本内容熟悉,然后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阅读材料整合,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但是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愿进行深入阅读。
        (二)与情景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很大的压力,而情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结合情景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阅读时产生共情心理,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物的情感,在阅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我们在开展情景教学时,一定要从具体的阅读内容出发,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真实、立体的教学情景,利用情景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情景,根据阅读文本提出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为学生创设故事情节,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阅读文章,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感知阅读。
        (三)阅读写作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表面上看,阅读是一项独立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上,它与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在讲解完某一篇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体裁或行文手法练习写作。如此,在理解之后训练其表达能力,促进他们语文学习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再者,学生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运用文字的乐趣,这对提高他们探究文章语言的兴趣也是大有帮助的。
        (四)利用阅读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核心素养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德育教学的辅助。德育状态与核心素养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德育培养理念,增强阅读训练效果。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处事原则,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收集德育教学阅读内容,使他们能够在课堂的阅读训练过程中,加强自身的道德标准,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利用这种形式,提高德育行动标准,能够使其反哺阅读教学效果,实现正向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教学展开。阅读教学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观念引导作用,如果能够通过在课堂活动中进行相关授课活动,便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思想观念改良目标。这种改良效果不同于简单的德育工作,其能够利用阅读这种较为轻松的过程,使学生深入了解相关道德概念,明确行为的是与非,了解何种标准为对、何种标准为错。通过阅读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建立自身的道德认知观念,提高德育标准,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需要根据其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且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教师需要针对现有教材进行开发阅读内容,掌握核心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扩大阅读范围,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玥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44.
[2]包永清.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04):50-51.
[3]范姝婷.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2020(4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