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黄金玉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黄金玉
[导读]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具体化让语文教师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课堂,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七中学  黄金玉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具体化让语文教师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课堂,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1导言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具体化让语文教师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课堂,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以核心素养为灯塔,就不怕初中语文教学的路远。语文课堂就应该紧紧抓住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运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融合发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魅力、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探究合作能力等,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和综合运用能力。
        2创造艺术美的语言课堂,提升思维发展能力
        语言是活的灵魂,是语文课堂中最直接最灵动的互动交流。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水平最能直接体现其语文素养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创造艺术美的语言课堂呢?
        2.1教师语言魅力的感染
        教师的语言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其我们侃侃而谈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还不如师生共建共享艺术美的语言课堂,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经常说教师要言传身教,怎样言传,是大有学问的。言传,不是侃侃而谈、泛泛而谈,也不是自吹自擂的自我表演,更不是口若悬河随心所欲的说教。我认为更应该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课堂语言既要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盛气豪情,也要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催人泪下,既要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奈漂泊,更要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恢弘雄放。一堂艺术美的语言课堂既是跌宕起伏的情感共鸣,也是一气呵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魅力四射。教师要有自己的语言特点,更要有艺术美的课堂语言,是灵动的、随机生成的。教师的语言魅力必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习惯和习惯的培养,学生在不断模仿、自我提升中逐渐接近教师的语言,不时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爆发式意想不到的艺术化语言的生成。
        2.2文本语言的积累
        这里所说的文本既指教材,也包含相关联的文本内容。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文本的有心人才会成为语言的有心人。教材内容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最直接最信手拈来的的信息源泉。学然后知,总有收获,总有感触,学生感受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塞外悲壮;“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九死一生;“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感慨和无奈;“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愁绪和寂寞。也感受着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中“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欢快赞美和温馨柔美;余光中《乡愁》中“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期盼祖国统一的家国之思。这不同的语言有有不同感受,魅力也正在其中,学生重在感悟,贵在积累、模仿,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相辅相成,日积月累学生也便有了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2.3时代语言的感召
        如果说文本语言是课堂语言艺术美的底色的话,那时代语言就是课堂语言艺术美的催化剂和兴奋剂。淡之若水甚至苍白无力的语言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毫无兴趣可言,且兴趣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褪色也会泛白,教师在课堂语言中就必须创新不断更新,若不及时是会死机的。时代语言更接地气更富有感召力,师生共同学习时代感较强的语言,打破文本的界限,打破时空的局限,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例如师生一起有意学习颁奖词,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的颁奖词:“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感动中国人物程开甲的颁奖词: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时代的赞歌,浓缩的经典,语言的典范,语言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极强,深深潜移默化着学生语言的表达。
        3创设开放式语文情景,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1巧用“互联网+教育”,凝聚学生思维
        语文情景的创设是百花齐放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特别在智能时代介入智能化元素,使得情景的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并不排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相反其优越性大大增强。教师在语文情景的创设上要更加注重课程设计和学习方式的革新,而不仅仅是播放几张幻灯片的浅层次呈现。例如我们运用希沃电子白板的希沃授课助手功能有力的解决单一播放式的情景设计,老师可轻松将重点问题探究上传至大屏,同时将学生的课堂训练结果轻松的呈现在大屏中,特别是在写作教学和作文讲评课中,完成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无法破解的难题。例如以动作描写为议题的片段训练,可真是异彩纷呈,有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的感觉,有的同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竟然写出了武侠小说的侠义风骨,其动作描写俨然就是一场武林风暴。学生毛遂自荐乐意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上传至大屏幕让众同学刮目相看,喝彩不断,掌声不绝。
        3.2适时切入,培养求异思维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特别是求异思维模式下语文教学更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激情,释放出无尽的想象。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句话用来说明求异思维的魅力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狐狸吃葡萄饿瘦了才能吃到葡萄的话题,在求异思维模式下历久弥新,越来越有了新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有了好多种想象:狐狸吃到了美味的葡萄,看来觉知此事要躬行;为了美味的葡萄,饿其体肤又如何,它只想吃葡萄,于是不理睬别人的嘲笑,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实践出真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给了那些站在洞外的观望者、议论的“聪明人”一个响亮结实无可反驳的耳光;放下架子向狐狸学习,学习它勇于实践自我成功的伟大创举等等。各抒己见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迸溅出了想象的火光,这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翅膀,是踏上语文核心素养征程的星光大道。
        4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艺术美的语言课堂进而提升思维发展能力,创造灵动机智的语文课堂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开放式语文情景,进而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则会得到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姚映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2021,(02):58.
[2]姚宇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2021,(02):167.
[3]朱棣.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实践策略研讨[J].新课程,2021,(02):136.
[4]杨曙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1,(02):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