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校本作业有效设计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陈瑛
[导读] 语文是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语文作业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昆明五华实验学校  陈瑛  650000

摘要:语文是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语文作业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业设计不仅关系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还关系着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使其实现身心健康成长,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维差异设计校本作业,通过校本作业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校本作业;有效设计
        引言: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部分,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版块。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可以发挥巩固课堂知识、拓展思维、培育创新意识的效能。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尤其需要关注语文作业的合理设计,这是引导语文教学朝着全面优化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新课改后,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针对作业设计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引导着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朝着新课改要求的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在控制作业量的同时达到提升作业质量的目标[1]。然而,从当前很多作业设计的实例来看,语文作业设计应有的优良效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有必要从新课改的视域去审视并探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问题。
        一、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中的现状
        大部分的老师在校本作业的设置上,都坚持采取题海战术,因为老师们认为只有不断重复、大量地做题才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打开他们的学习思路,从而更好地应对变化无穷的考试题目。但实际上,题海战术的运用不仅会极大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承载过多的学习压力,使之感到乏味和疲劳,还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学生们不得不牺牲掉作业的质量,只重视其完成速度。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学生们只会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完全不能很好地消化其中的知识,也无法起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由此可见,题海战术并不是一种可取的方式,相反过多地运用题海战术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而老师们应该在校本作业的布置上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二、提升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实效性的策略
         2.1开展实践性作业,增强语文作业实际操作
        一直以来,在设计初中语文作业时,教师大多倾向于将习题练习作为重点,希望由此实现课堂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实际上,新课改背景下,作业的目标变得更加多样化,不仅包括静态的习题练习模式,也包括动态的作业完成模式。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以开展实践性强的活动,使语文作业的实际操作性得以体现,继而推动更加理想的语文教育教学格局的形成。以《昆明的雨》为例,汪曾祺的这篇散文主要记录了昆明的雨,描写雨中的淡淡乡愁。在课程学习完毕之后,教师特意设定了如下实践性的作业:(1)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雨;(2)并制作家乡的一种食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制作的步骤流程图,并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自己在家做食物的过程。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传统节日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更加愿意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并成为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行为主体。这种融入感使初中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2.2建立健全校本作业的评价模式
        老师们要不断地建立健全作业的评价模式,做到个性化评价,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要做到这一点,老师们就要一定要彻底抛弃简单的分级评价模式,对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能够感觉到,老师在随时跟进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从而加认真积极地完成作业。与此同时,这种有针对性地评价,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和知识上的缺漏,从而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地调整,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还可以在评价作业的时候写一些鼓励学生的话,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受到鼓舞,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还可以在评价模式上不断创新,增加同学评价这个制度,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方面激励。学生互评制度不仅能够缓解老师评判全班作业的压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完成作业和评价作业时实现相互的探讨,从而能够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除此之外,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还能够增强和提升作业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2.3设计适量的等级作业,供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全面发展。
        (1)专题探究作业。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后,自主设计和完成相关题目的作业,内容以教材为主,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突破创新,进行高质量的语文学习。例如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后,探究“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2)综合探究作业。这类作业可以结合其他学科,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例如在教学鲁迅的《社戏》后,教师设问:课文写到“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这是用什么作参照物?问题激发了学生综合探究的兴趣,于是高效地完成了习作“语文课中的物理知识”,达到了学科间知识互补的效果。(3)中考聚焦作业。以中考模拟试题为主的作业,可以按考试大纲和题型分类,让学生深入研究、反复练习、加深记忆;也可以进行精题分析,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突出能力培养,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读写质量;还可以进行中考态度评析等。
        结束语: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设计和布置校本作业时,全面分析和研究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作业的难度。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课堂重难点,使作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潘丽.试论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华辞赋,2019(03):177-178.
[2]林翔.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02):36-37.
[3]黄学文,黄秀雅.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78+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