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杨春龙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杨春龙
[导读] 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大课题。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明确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罗平县钟山乡中心完小  杨春龙   655809

摘要: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大课题。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明确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引言:素质教育的推进,促使小学语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变化,从单纯且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说,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课堂教学需求,情境教学法等模式被提出来,不但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不仅进行知识的积累,而且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认知与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一、借助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
        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设备的更新,以及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对内容的学习会更加注重于视频和图片。语文教师单纯的讲解以及板书,效果不如结合多媒体设备的播放更吸引他们,而且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学,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把小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通过多媒体呈现,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语文教师在教学相关的阅读内容时,就可以先从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图片以及内容,然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把所要教学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他们理解,同时也可以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学习重点内容。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把本文要学习的重点生字“榴”等字让学生学习,然后让其学习花生朴实无华以及默默奉献的精神,可以寻找花生丰收时的图片,根据整篇文章的内容来播放,方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在多媒体上讲授重点的段落时,要把重点的字词和生字词全都标注出来,方便学生阅读。根据实际的教学课堂,语文教师在教学阅读时要学会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心理精神层面的熟悉安全感,在课下与学生多多交流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社交联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致使学生的意识思维更加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会大大加强,对于阅读学习的探究欲望也会更加强烈,造成阅读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发展。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相处关系,营造友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产生优良的教学效果。教师不应该是教学之外的专职管理者,而应该作为教学情境之内的引领者。教师应该成为阅读课堂的互动组织者、促进学生阅读监督者、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合作者,成为学生们认可的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进行阅读学习,分享阅读学习的快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采取民主教学的方式。首先是对学生表现应有的尊重,不要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就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沟通的教学氛围,在课前,教师可以先和学生说一声:“早上好,孩子们!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内容在哪里吗?”教师应提倡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朗读课文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由组合形成阅读互助小组展开合作学习,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短文进行互相品读等。教师要在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在教室内四处走动,倾听学生的阅读意见,与其进行友好的交流。在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且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时,教师需要认真修改。在这种教学情境下,使学生在阅读情感方面产生共情心理,开拓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促使学生增强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知识参与获得者。
        三、选择高质量的教育内容
        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语文教师首先要找到合适的高质量的阅读内容。教师应该有效把握教学的重点及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的难点和特点,以及课后的练习情况,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内容。其次阅读的内容要和课本内容相互呼应,要有启发性以及教育意义,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以及思想活动。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提问题:“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小男孩的问号将拉曼领到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创设问题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在围绕问题“印度的科学家拉曼到底是怎样发现光散射效应的?”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阅读,然后讨论、交流并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建立多元评价,挖掘学生潜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参加的是小升初考试,其中阅读分数就占据了整张试卷的三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阅读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要多元化,既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不足之处,还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过程中的漏洞,促进教学计划的不断完善,确保教学效果。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时,由于年代相隔久远,很多学生在阅读时都会感到晦涩难懂。如文章开头的“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刺去”一句,这是否与前文的环境描写存在某种关联呢?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并没有站在自己的角度,说学生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而是站在学生的理解能力上,口头表演他们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给予肯定,对他们敢于在课堂提出问题的勇气给予鼓励。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取不一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促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17):46-47.
[2]曹桂霞.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20(07):116+118.
[3]杨美虾.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J].家长,2020(06):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