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姜炜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姜炜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本上的内容需要相关的教育人员进行商讨,然后选择合适的文章,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意义。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    姜炜  333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本上的内容需要相关的教育人员进行商讨,然后选择合适的文章,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意义。而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宝藏,所以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上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融入文化中,从而得到自身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引言: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民族认同感,通过学习引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通过诗词吟诵教学,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由于其是古人进行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所以其中往往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想情感等。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古诗词教学,在部编版的全套12本教材中共包括了124篇古诗词经典作品,而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对学生诗歌诵读的重要性也予以强调,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进行吟诵,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对诗词的内涵以及情感进行领悟,并在美妙的韵律中对诗歌语言的魅力进行体会,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的学习时,不能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记忆,因为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对古诗词以及传统文化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对学生古诗词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也就无法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会诗词之美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部编版的《示儿》这一首古诗进行教学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在诵读时对其中的“悲”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要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和痛苦之情,如此,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情感的代入深刻感受到诗人浓烈的爱国之情,使得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可以得到有效地激发。



        二、用古诗词来教授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中,古诗词占有非常大的篇幅,通过古诗词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用词精简语言优美,非常适合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学习的切入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通过古人简练优美的语言,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的魅力,以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古诗《山村》中,“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的阅读难度比较低,朗朗上口,读起来很顺畅,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而且诗中的各种信息元素都非常清晰,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就想象出诗中所描绘出的情景,因此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中的魅力,在字里行间中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在进行古诗词的教授过程中,老师切忌不要照本宣科的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不仅不能够体会到诗词中的美好,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古诗词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课堂体验,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好的掌握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三、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利用传统节日,在节日中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与节日庆祝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欢度佳节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其中的传统知识,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情感和意思,以及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老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首古诗词,并且为学生科普其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点,将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以及古诗词进行深度的结合,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就在自己的身边,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饱含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并不仅仅只是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比如对于《清明》这首诗,老师可以结合清明节,为学生讲解清明节的习俗,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清明节,明确传统节日和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点。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积累,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老师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教授,善于在生活中挖掘传统文化的元素,结合多种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且理解传统文化,为社会培养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雪红.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智力,2020(24):95-96.
[2]马骏.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1):40.
[3]韩江雪.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山海经,2018(2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