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敬珍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胡敬珍
[导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兴趣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兴趣,广泛地推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东阳市城东街道塘西小学   胡敬珍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兴趣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兴趣,广泛地推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本文章对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问题;对策
        引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科目,其与学生的语言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能够更加高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并合理地将课外阅读融入到课堂,合理地进行指导,促使学生能够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高效阅读文本知识。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课外阅读兴趣
        农村小学生只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但是当前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涨,在课余时间,除了玩游戏就是看电视。即便是有部分小学生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作文成绩,他们的阅读基本上都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在课下完成家庭作业以后就是玩,他们在内心没有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念,对阅读也没有丝毫兴趣,更不要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了。
        (二)阅读量匮乏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不少的学校增加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在班级的角落里设置读书角,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的阅读,引进了一些适合于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例如,《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等,但是据了解学生课外阅读读物少,主要还是依靠借阅,依靠于同学交换或者图书馆借阅,很多偏远地区就不存在图书馆。学生能够阅读的书籍少,学生阅读的兴趣低,课外阅读受到限制。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对策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
        课外书籍中存在许多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使学生发现更多的知识。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阅读情况,对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并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学会更多的课外知识,能够根据课外阅读拓展出更多的内容,进而有效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不要因为课外学习而对学生不管不顾,不能够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和帮助。



        (二)有效提升阅读量
        在小学语文实际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必须要按照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工作实施要求,合理地开展教学,并适当地为学生推荐阅读文本,将能够保障阅读的效率,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完《坐井观天》这一节课之后,为了能够确保学生对寓言故事有着充足的了解,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详细的阅读,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将《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画蛇添足》等寓言故事融入到课本,这样不仅能够拓展阅读材料,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推荐阅读学习的方式,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外知识阅读,同时掌握更多阅读技巧。
        (三)开展阅读小组合作
        对于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课外阅读当中,通过交流与分享能够共同探讨阅读内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小组成员的带动下,可以增强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热情,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学习风气。教师在对学生划分阅读小组时,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以确保在小组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相互帮助当中共同提高阅读水平。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运用设疑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网络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小组中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对阅读经验加以分享,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当中实现共同提升,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在课外阅读任务的实施当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共同解决在课外阅读当中遇到的问题。
        (四)有效制订阅读目标
        小学生的世界十分的单纯,在研究中我们会发现,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话十分赞同,并且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和遵守行为准则作为自己行事的标杆。教师要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如果形成良好的习惯,其主要的方法是教师为学生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和目标。在制订阅读计划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阅读记录表给予学生和家长,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阅读计划的制订并把它当作学习任务完成,这样能引起学生和家长对阅读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然后再推荐学生的阅读书籍上要遵循由渐入深的原则,在基本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时候,推荐学生进行更加深层的阅读。这样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重视开展必要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因此,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指导,通过认真研读教材以向学生科学推荐书籍、营造温馨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大胆质疑以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以增强学生阅读深度,进而不断提升课外阅读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杨联正.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J].学周刊,2021(02):75-76.
[2]胥正平.试论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技巧的有效训练[J].家长,2020(35):152-153.
[3]周爱英.试论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J].智力,2020(29):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