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陈飘萍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陈飘萍
[导读]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决定了阅读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小学教育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并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义乌市佛堂镇田心小学   陈飘萍

摘要:作为母语教育,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决定了阅读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小学教育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并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且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构建出智慧课堂。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时期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受教育时期。小学生在小学所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其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中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随着如今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小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开设智慧阅读课堂教学,想要通过该课程的开设,来加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技巧,启迪学生心灵智慧。
        一、智慧课堂的概述
        智慧课堂是在智慧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生成的,需要师生共同构建。在构建智慧课堂时要从课堂出发,通过互动将智慧教育展现出来,开展智慧学习。总的来说,智慧课堂包含下列几点内涵:一是智慧课堂要从智慧学习、智慧教育的角度切入,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进行个性化学习、智慧化学习;二是智慧课堂要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持,教师要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不断与时俱进,运用新技术,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三是智慧课堂应是系统的,尤其要注重把教学资源、教育理念和智慧课堂相融合,在不断增强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型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一)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构建
        良好的笔记能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时,教师不能简单地为学生提供书单或定期收几篇读后感进行评改,相较于结果性评价,泛读应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此时,教师可借助“记笔记”这一传统学习方法,让学生把泛读做到读深读精。教师可以精选某一本书,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全班共读一本书,同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也要相对开放,可以是对书中重要章节的概括,可以是对某一精美段落的仿写,可以是对书中某一段故事的读后感,也可以是某一章节的思维导图等,只要是对自己有启发性的观点都可以记录在笔记上。在规定的时段内,教师至少要进行前期、中期和尾期三次过程性阅读评价,然后让学生展示笔记成果,互相交换彼此的笔记,交流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走进泛读。
        (二)创设教学情境,打造智慧课堂
        根据语文小学教科书中所选课本的特点,可以注意到一、二年级教科书中的文学体裁繁多,包括童话、童谣、诗歌、故事和文言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这些文学题材的特点采用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组织角色扮演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和表达口语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对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例如,在《小红帽》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实用的角色扮演游戏,创造性地添加自己的语言、动作、姿势等。创造性执行文本内容的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使学生对文本中的关键词和短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加真实的文学体验,文字中传达的情感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审美情感体验。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自行组织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扩展课外阅读,培养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课外阅读书籍,如我国四大名著或者其他著名作品。如教师要开展一个关于《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活动,想让学生通过阅读《水浒》来提升一些文化知识,启迪学生文学智慧。教师可以在活动上为学生提供几本《水浒》书籍,引导学生对某一章节进行阅读,在阅读过后,可以找出一些学生来分别扮演章节中的角色来进行朗读。如在让学生阅读“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时,可以找出两位学生,一位扮演林冲,一位扮演高俅,通过角色代入的方式,让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所扮演角色的台词,同时还需要让一位同学扮演旁白,尽可能的还原文中的场景,另学生对这一章节故事的描写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
        (四)家校共读,提高阅读素养
        阅读教学要回归学生本体,学生的阅读素养还需要学校、家庭共同培养,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并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泥土、阳光和水源”,让学生沁润其中,开出芬芳的阅读之花。家长的阅读表现可以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态度。家长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班级流动图书角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也可通过身体力行来引导学生进行家庭阅读,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激励。有能力的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读书心得,以及相关文化和社会问题,从而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是一项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需要构建明确的策略以及方案,并且还需要基常规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来进行核心素养的融合,启迪学生的心灵智慧。将核心素养渗透进课内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并主要还要在日常生活以及课外阅读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航.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2020(47):109.
[2]王丽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7):30+32.
[3]徐丽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求学,2020(24):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