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丁建能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丁建能
[导读] 2017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当年的9月1日起,国家教育部要求科学课程要进入一年级课堂,科学成了和语、数、外同样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义乌市佛堂镇田心小学   丁建能

摘要:2017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当年的9月1日起,国家教育部要求科学课程要进入一年级课堂,科学成了和语、数、外同样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小学科学课程具体要教什么,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在科学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包括以下四个领域: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实施
        引言: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在于优化学习效果,旨在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达到彼此互助启迪,共同进步的教学效益。小学科学作为涵盖生物、物质知识领域的实践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科学概念、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实证思想为宗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深入体验理解。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打造一个活跃、开放、民主的环境氛围,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合作互补的交流探索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学习获取新的知识。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对小学科学学科不重视仍:有一些教育职能部门认为科学学科属于副科,是常识和自然类基础课程,因此不去重视。现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没有学科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任教,大多数科学教师只是兼职教师,他们所教的科目较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钻研教材。况且这些教师学识水平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不足,没有长期从事科学教学的打算,只会按照教材去教,部分教师对科学课本上的很多现象不能做合理、正确地解释,甚至出现教师教错的现象。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关注学习动态,驱动探究疑问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互助交流,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和探究质疑的过程中,增进对知识难点的把握,对于学习新知的学生而言,难免面临一些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并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扣住学习重点,适当、清晰、简洁地进行讲解帮助各小组学生克服困难突破学习障碍。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注重学生的自由发挥,问题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学习,并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掌握学习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小学生不可能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进行学习,而是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有效解决各类科学问题,积极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提升教师备课的针对性。


以“水盐分离”这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各项因素将其全班学生划分为4—6人每组的小组,并引导学生自行选出小组长,教师在讲解完实验注意事项后,由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实验:将浓盐水导入烧杯中,在将其放置于酒精灯上进行加热,使烧杯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提取出烧杯中剩下的盐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势必会立即寻求教师的帮助,此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先根据教材进行自行思考,若自己想不出答案再积极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待小组交流之后还未得出答案,再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样不仅能有效节省实际的课堂教学时间,优化实验课堂教学,还能提升学生提问的针对性。同时还能使学生体会到食用盐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食物。
        (三)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以个体独立自主探索活动为基础,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分享,主动交流与实践,不断提升合作探索的能力。在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时,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合作探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中汲取他人优秀的科学品质。针对小组合作探索,教师要课前设计好合作探究的主题,并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相互之间交流与讨论,取长与补短,让每位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特长,将自主探究变为合作学习、主动分享的平台。合作探索中,教师要强化合作成果的展示,同组与异组之间的交流、评价等,使学生既轻松愉快完成探索任务,还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打造自由空间,体验学习快乐
        科学课程存在大量的实验操作,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支持学生手脑并用地自主学习,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担任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所以,在课堂要放手让学生轻松自由地展开互助探索,促使学生合作操作实践,体验学习快乐,并在积极探索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概括升华。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合理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出各种新颖的建议,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想法,教师要给予学生支持、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去思考、去提问、去发现,同时以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在实践体验和相互沟通交流中,探索学习新的知识,由于小学科学主要是以实验操作为核心的教学课程,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用问题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驱动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情感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讨论出各种新颖的答案,促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共同协作的喜悦和乐趣。
参考文献
[1]冯长霞.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孙霞.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科幻画报,2020(07):177.
[3]邓辉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科普童话,2020(2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