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育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格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蒋濮任
[导读] 好习惯成就好品质,好品质成就好人生。根据“立德树人”的大背景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体育教育以“健康第一”、“学生发展、强身育人”为核心理念,要求学生从小就能掌握一定的健康卫生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体育锻炼,并在体育锻炼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四川省中江县城北小学校   蒋濮任  618100

摘要:好习惯成就好品质,好品质成就好人生。根据“立德树人”的大背景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体育教育以“健康第一”、“学生发展、强身育人”为核心理念,要求学生从小就能掌握一定的健康卫生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体育锻炼,并在体育锻炼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不仅让学生增强体质,增长技能,更应该在体育教育中让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和发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小学阶段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育、培养、品格、作用
        良好的品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此过程中,只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品格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主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行为、思想等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都不应该仅仅是教会学生书本知识,更应该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的有好学生。那么,对于体育教育特有的性质来说,接受体育教育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运动参与的乐趣,学到相关的运动知识、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一、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专注、有序、守时、友善、诚实、感恩的良好品格。
        (一)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品格。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要看教师是否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一般都对体育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多为直接兴趣,体育教师应加以培养和引导,使体育教学具有新奇、实用、直观、形象、易学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注品格的目的。
        (二)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序、守时品格。
        培养学生有序、守时的规则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有序、守时的品格即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在教师对课堂的要求下,学生通过运动参与,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保障人与人的正常交往、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运动场正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意识,锻炼有序、守时品格的大平台。
        (三)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友善的品格。
        诚实、友善是人际交往的必备道德规范,是和谐相处的润滑剂,体育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做到友善,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宽容、友善、关爱和赏识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学会懂得去关爱他人,友善待人。同学之间做到团结友善,真诚相待,进行合作学习。比如,在学习比赛过程中,同学之间即是对手,也是伙伴。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共处,平等交流,用真诚、友善的态度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从而达到同学之间相互关心,诚实相待,互帮互助这样温馨快乐的学习氛围。
        (四)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比如,在体育课程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需要保护帮助时能够主动提供帮助。遇到学习困难时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这样便会使学生体会到得到别人帮助是多么开心、幸福,自己也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感恩他人。



        二、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爱国、责任、坚强、勤奋、勇敢、宽容的品格。
        (一)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品格。
        学校体育旨在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国民。体育与爱国密不可分,体育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源泉。体育品格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体育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践行场域。从学生到国民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体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比赛尤其是团体项目是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观念的另一种表述,是凝聚爱国力量、体现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品格。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育蕴含着责任教育,较以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说,新课程的背景下,体育教育蕴含的责任意识教育更具有学科优势。从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运动项目的竞争性以及比赛规则的严格要求来讲,都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乃至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例如:A同学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出现动作失误或投篮不进时,诚恳的承认错误,主动承担责任等。
        (三)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品格。
        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小学体育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达到这一目标时将会认真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并表现出轻松愉悦的状态。比如,在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稳定的情绪,认真思考,找到方法最后完成任务。
        (四)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勤奋、勇敢品格。
        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不良现象。当学生在遇到运动方面的困难时,他们往往都会打退堂鼓。而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及时提倡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意志品质,引领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做一名细心人,加大对学生的观察力度,多做示范,给学生奋斗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勤奋刻苦的意志品质。同样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对抗、跨越障碍等有一定难度的体育项目,例如:跳高、跨栏、体操等可以克服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培养勇敢品格的目的。
        (五)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宽容品格。
        宽容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管是对于自己还是和你相处的人都非常关键,宽容能使人变得豁达,能进一步的理解别人。在体育课中采用宽容教学,让学生得到熏陶,从而是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犯了错,教师用和平的语气告诉他错误的原因,慢慢引导他走出错误的圈子,宽容学生,让他成材。这样一来,师生关系得到提升,学生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无形之中得到了宽容品格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成长为一名拥有一颗宽容心的豁达之人。例如:某同学在篮球比赛中,队友失误时,他以宽容的态度,鼓励、帮助队友等。
        综上所诉,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体验到的专注、有序、守时、友善、诚实、感恩、爱国、责任、坚强、勤奋、勇敢、宽容等,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静;新时代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爱国价值与实现;《光明日报》
2.丁瑞.中小学教育.2020第394期.
3.封小青;兴趣与体育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报;2000年02期
4.郭占红;体育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健康成长[J];教学与管理;2003年36期
5.张有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N];大同日报;2007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