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在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中的作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余乐凯
[导读] 健美操是在音乐背景下以体操为主、操舞结合的有氧运动。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相比,健美操能够完美地将舞蹈动作、音乐和运动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让学生沉浸其中,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运动方式。

温州市实验中学   余乐凯 

摘要:健美操是在音乐背景下以体操为主、操舞结合的有氧运动。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相比,健美操能够完美地将舞蹈动作、音乐和运动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让学生沉浸其中,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运动方式。而且,在健美操的练习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展现自己对美的追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开展健美操课程教学,对于中学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初中生;体育兴趣;作用
        引言:在进行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随着音乐的旋律,对那些健美操动作进行学习。而通常用到健美操之中的音乐都富有很强的韵律感,这种韵律感正是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在健美操运动中,学生能够随着动作感受韵律之美,并且将这种韵律与自身的动作相结合,在保障健美操运动良好开展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素养。
        1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对健美操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注意课堂的教学气氛。尤其是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往往对那些新奇的东西具有更多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也会驱使着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促进学生自身视野的拓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相比,这种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往往有更高的效率,也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成为教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时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许多的调查研究中显示,教师如果能够塑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将会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思考,保障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步提高,最终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而要塑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从这样3个角度入手,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优化。首先,教师需要反思自身的教学语言问题,并且对整个教学环节中所使用的语言进行调整。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就应该尽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从语言的角度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应该对自身授课阶段的用语进行规范,同时对自己说话时候的语调、音调等进行反思,避免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过于严格,减少学生在听课阶段的不适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接受程度。其次,教师应该保证自身在教学环节中情绪要足够饱满,并且以自身的饱满、课堂情绪带动整个课堂环节进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都情绪低迷,那么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最终也就导致整堂课都趋于低效。因此,教师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起到教师的作用,真正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带入自身的上课情绪,以一种积极的、高昂的情绪去开展每一节健美操课,促进学生课堂兴趣的提高。最后,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体态。作为学生效仿的目标,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的体态和动作,并且将自身的感情通过动作等方式释放出来,让学生能够对教师的自身情感有一个良好的感受,并且与教师形成共鸣。



        2应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在初中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初中健美操教学更具规范化和系统化,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师生互动,促进了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符合现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了初中学生的求知欲,获取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初中健美操教学中将大有裨益,这门学科的整体素养都会得到提升,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自然而然养成一些良好的品格和能力以及价值观。运动能力固然重要,可是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更为关键,良好的锻炼方式和健康理念对于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坚持科学健康的体育理念,学习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坚持体育道德并履行正确的行为准则,优秀的体育品格得以塑造,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形成,将真正的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2.1现代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教学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固然可喜,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捷,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不能够丢弃的,信息化教学可以辅助传统教学,两者结合才能将教学效率最大化。
        2.2培养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是否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体育教师本身计算机和网络运用的水平。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将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其变得丰富和高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借助相应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价值。
        2.3优化课程模式
        将先进的由美国著名体育学者DarlySiedentop先生提出的运动教育模式引入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是以基于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的课程与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社会适应性及终生体育观的形成上有独特的作用。课程模式是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试图在游戏和运动比赛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通过对运动规则的修改和必要的运动策略,使运动更加适合学生的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有运动教养和热情的运动者。
        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初中生体育兴趣是体操发展的新理念,在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具有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富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生成维度[J].体育文化导刊,2019(6):53-57;87.
[2]丁燕妹.快乐体操在上海市试点幼儿园实施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初中,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