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李淑渝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李淑渝
[导读] 小学班主任探究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是希望借助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将学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班集体中收获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为班集体的建设贡献力量。

江西省九江市经开区兴中学校  李淑渝

摘要:小学班主任探究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是希望借助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将学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班集体中收获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为班集体的建设贡献力量。学生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下,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尽快适应班级生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当前小学生年龄小,存在着好奇心强、调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明显的行为特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和性格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应对和教育策略。班级管理工作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小学是学生成长的起步阶段,只有运用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才能够帮助其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
        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小学教师想要保证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调整方向。小学班主任必须要真正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有效保障,保证教师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由此可知,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如何把握好柔性和硬性的管理界定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部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课堂的纪律性,总是习惯性对学生实施硬性管理,这不但会给学生留下严厉、冷漠、刻薄的形象,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产生一种敬畏感,甚至是惧怕感。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实施性,但是,这会为师生之间的相处带来一定的阻碍,学生很难敞开心扉向班主任展示自己,而教师很难与学生平等相处。部分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总是期望学生无条件的服从课堂纪律,对于优秀的学生进行单一地表扬和鼓励,而忽视了对其他学生的关注,使得平等管理的理念未能得到全面化实现,这样就导致班主任丧失应有的亲和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并且,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其会逐渐地丧失自我认知和自信。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开展班级交流活动
        班主任为学生组织班级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默契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学生围绕班级管理建设进行讨论,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伙伴。由此,小学班主任探究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要懂得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交流活动,打造温馨的班集体。但是,部分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思考,而是更偏重口头教育。这样一样,班主任苦口婆心地说,学生却时当成耳旁风,毫无参与感。这就需要班主任为学生创设机会,督促学生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部分学生逃避班级劳动,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为了帮助学生改正这一不良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劳动,组织学生进行了主题班会讨论活动,在主题班会中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班级劳动中喜欢哪种行为,不喜欢哪种行为,分别说出原因。
        3.2制订公平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制订公平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公平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氛围。班主任在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后,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仔细阅读,并且要严格遵守,使班级管理制度能够落到实处。这样一来,班级中的学生都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中的一员,维护班级荣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与认知能力,对于很多事物都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想要更好地使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形成正确的认识,班主任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相应的班级例会,例如,在例会上,教师可以先让班级干部对一周的班级情况进行汇报,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奖励,对于违反班级管理制度的学生,班主任要了解具体原因,在给予批评的同时,也要及时引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积极按照管理制度改正。
        3.3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班主任或者教师是班级管理活动的直接执行者,班主任提高管理基准线,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败和优劣。老师要摒弃传统陈旧的管理思想,积极投入变化,以虚心的心态接受和学习管理知识,积极接受和学习好的管理理念和知识,逐步完善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之余,还要通过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的校方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学校可以组织专题讲座,聘请专业教授或者讲师对缺乏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定期进行培训。课外时间,可以抽时间广泛阅读,大量吸取新的管理知识,阅读一些企业或者教育管理方面的书籍,补充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另外,学校也要积极招聘具有专业管理经验的老师,要积极想办法留住和吸引人才,为学校的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老师还要做好儿童心理防护方面的构建和安抚工作,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和温情关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不仅要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更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求出发,为学生创建更为人文性、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方式,让学生形成对自我的深刻认知,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全面化提升。上述笔者通过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理念的转变、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管理活动的开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期望广大的小学班主任能够深入小学教育的实际,对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继续进行探索,实现班级管理的平等化、人文化、有序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香花.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85.
[2]张桂秋.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读写算,2019(32):46.
[3]曾菊芳.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