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金海勇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凭借其“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的特点,成为教师的“新宠”。

浙江省临海市鹿城小学  金海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凭借其“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的特点,成为教师的“新宠”。微课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实际应用效果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现阶段,微课应用上存在一些不足是不争事实,这也导致教学层面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很多教师无法在微课应用下有效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系列教学不足弥补上也十分茫然。鉴于此,探寻出微课下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策略
        一、 微课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概述
        微课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变化,其具体应用更是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除了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外,教学模式的重塑,教学方法的创新都必不可少。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基本趋势,很多教师也正在借助其应用进行具体教学。从其应用价值上看,微课的应用首先可以为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供具体选择,其次则可以弱化学科知识理解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但也要看到,无论是其应用下的教学活动开展,还是其应用价值的提升,都不简单,系列难点性因素的制约影响也不容小觑。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教育的趋势下,微课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会进一步加深,整体教学也需要在其应用下进行。
        二、 微课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科教学理念陈旧
        微课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理念陈旧问题十分明显,这也成了具体的教学不足。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驱动者,其对微课,微课下的教学事宜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整体教学便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理念与经验主义影响,这一状态下,教学创新的空间便十分狭窄,想要在微课下进行教学也会变得十分困难。不仅如此,部分教师对微课应用的认识带有明显局限性,单纯的将其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性选择时,教学有效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由于教师群体在“教”与“学”两个层面的理念都十分陈旧,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也无法加深。
        (二)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整合状况不理想
        微课应用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的整合状况并不理想。在微课的应用中,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应用是基本的应用形式,但整体教学需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这其中便涉及教材资源同网络资源的具体整合。大部分教师虽然具有借助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的经验,但在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整合上较为茫然。大多数情形下,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的整合状况并不理想。过度结合教材讲解学科知识时,微课只能是一种浅层次应用。而过度结合网络资源讲解学科知识时,学生能否对学科知识予以精准把握存在一定未知性。
        (三)微课应用形式单一
        微课应用形式单一的问题十分明显,这也是微课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基本不足。


微课的应用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即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两者的应用能够同步进行,但大多数教师将微课作为了道德与法治知识讲解的基本载体,其应用价值也仅仅体现在驱动教学创新这一层面。这一状况的产生与教师缺乏微课应用经验有很大关联,同时也与教师认识上的不到位,以及教学创新魄力较为薄弱有之家关联。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大大提升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放性”,多种创新理念与方式方法也可以融合在一起。机械性地应用微课的情形下,其应用上的价值通常会停留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状态之中,想要借助其应用促进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则会十分困难。
        三、 微课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确立“互联网+”教育的基础理念
        微课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在于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微课的应用营造良好环境。具体来说,确立“互联网+”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要,教师需要给予微课应用予以更多认同,精准微课下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迎合相应变化,跟进式的进行教学调整。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充分阐述微课应用下的教学变化,使得学生能够较为迅速地适应新的教学节奏。
        (二)基于具体目标整合教学资源
        在微课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相应目标达成设计整体教学,并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资源整合。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讲规则、守秩序的公益宣传片,对学校、家庭、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基本规则予以概括、展示,联系网络资源解读教材内容,都是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途径。教材资源与微课下网络资源的整合中,教材资源应当是根本,网络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应用也要紧紧围绕着教材内容更好的讲解。结合具体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资源后,教师在微课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能掌握更多主动权。且教学资源更为贴合教学实际与教学需求后,微课下的教学节奏掌握也能变得更为简单。
        (三)结合微课等多元微课应用形式
        微课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微课应用形式对整体教学的影响十分直接,为了提升整体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变化多元微课的应用形式。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诸如模拟警察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境,模拟工人辛勤做工的情境都能够加深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相互关系的认知,从而促进整体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伴随着微课应用形式的不断多元,教师在微课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给予微课下教学层面出现的变化更多的关注,并结合相应变化针对性地进行微课应用调整与优化。与此同时,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状况的审视与分析,对微课应用上的成熟之处与不足之处予以标注。有侧重的积累相应教学经验,弥补相应教学不足后,教师在微课下的教学中也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自然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进程的加快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向丽艳.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7):1.
[2]李媛媛.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趣味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9(46):152.
[3]倪静.浅谈新课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8):550-5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