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江雪燕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江雪燕
[导读] 抽象能力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一个主要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西省长治市第八中学校   江雪燕

摘要:抽象能力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一个主要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简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质量。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丰富课堂形式,为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利用相关的建模,图形,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抽象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是由人们抛开对客观对象的研究,转而研究抽象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决定的。抽象能力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能力。抽象能力不是很容易就能培养的,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日积月累的练习,教育者要做的是从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培养策略,使学生在拥有抽象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抽象能力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提升自身的抽象能力。
        一、数学抽象能力内涵
        不管是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亦或者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抽象能力始终以来处在十分关键的位置上。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抽象能力成为了数学抽象素养,成为了数学核心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抽象能力即把数学概念从具体、特殊、复杂的情境中抽取出来,通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深化数学问题、方法与知识间的联系。采用数学视角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时,习惯性采用数学抽象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将其中具备相似属性的已知条件进行选取,根据事物特定的某一个具体对象中,总结出能够指向此事物的一类对象。这一表现与数学抽象能力紧密相关。因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灵活程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深入对情境进行理解,经过抽象概括,对情境内容实施简化,构建起数学问题模型,采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培养策略
        (一)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抽象思维模式
        数学课程作为高中教学课程当中比较主要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占有的课时也比较多,但是由于很多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抽象能力方面不足,不能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从而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情况。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理念,丰富课堂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互动交流,并且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对问题进行探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思维。进行小组分配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按照班级总人数,将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让小组当中每个成员的学习能起到互补的效果,优秀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在思维方面互相受到启发,进而探究出正确的思维方式,让问题得以解决。



        (二)从公式入手培养
        相比概念,数学公式是更为抽象的存在,或用很多难读的字母去代表一种关系,或是由几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字母组成各种理论联系,学生通常对这些字母很难记忆,更别说熟练掌握了。但是这些公式又是解题的关键,需要教育者重点讲解和拆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未知的知识用我们已知的知识进行转化,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或者记忆模式分类记忆,不仅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还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例如:部分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学习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育者带领学生学习这一概念和公式,根据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总结概念和公式,方便学生记忆和熟练运用。
       (三)在观察和比较中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
        只有形象化处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才能良好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良好的发挥出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全方位理解与消化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抽象能力。教师在讲解“异面直线”这堂课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能够先不要直接了当的告知学生异面直线的概念,先要给学生讲解异面直线的总体发展过程与使用范畴,给学生营造出自在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再进一步给学生举例出与异面直线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事先观看准备好的教学模型。经过学生针对模型与实际案例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自主观察,获得关键信息,让学生经过观察与分析提高抽象能力。
       (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发言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虽然思维比较活跃,但是他们不会将一般的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因为数学语言就是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进行连接的媒介,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建立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对相关题目进行正确审题,掌握题目当中的关键信息,构建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联。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要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相关的整理。并且在课堂当中利用老师创造的一系列学习条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老师教授的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和思考,挖掘里面的问题,采用具有逻辑思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提升。比如,学生可以针对老师在对“函数零点定理”知识探究过程当中提出的几个问题,采用一定的数学语言进行相关描述,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而学生抽象能力的发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利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去强化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教育者还要不断从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中看到改变教学方式的契机并加以利用,帮助学生缩短培养抽象能力的期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普春花.高中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115-116.
[2]徐晓兵.对“数学抽象”的理解与数学抽象能力培养的实践[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31):27-29.
[3]张鹏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提升的途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31):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