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骆学敏
[导读]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合理的使用必然会对生产以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促进。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北湖中心小学   骆学敏

摘要:伴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合理的使用必然会对生产以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促进。由此在展开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到信息技术和日常工作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只有将它们进行链接,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充满实效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
        引言: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成为当前教育的关键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进入了小学课堂,成为了对小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课程。小学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采取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所以,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需要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从小学生身边常见的情景入手代入课程,提升小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一、深入剖析生活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某些学校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资金投入也不够,没有增加先进的教学设备,还用着过时很久甚至基本快要淘汰的电脑和无法更新的系统。结果就是所教授的知识早已过时、几乎被淘汰,学生所学的知识对于新电脑和系统没有任何用途。还有一些问题就是学校无法持续维护更新信息技术课程,即使有先进设备,但没有进行有效地管理,导致设备损坏老化,很多在教学课堂中都不能使用,出现了学生多、能用的电脑少的情况。此外,由于信息科技的发展,很多学生在真正接触到这门课程之前,就早已经一接触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自认为已经很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即使了解也并不代表掌握。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开始一门课程之前,首先要对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目标分解任务,达到预期的要求。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缺乏明确的定位或定位较低,只是当作一门并不重要的副课来调剂小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并没有把它放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利于学生实际生活技能的掌握这样的高度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课程设置上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为切入点,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为落脚点,在这样的原则下设置课程开展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
         (二)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引导学习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的生活化教学策略,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小学生阅历和生活经验都比较浅,需要老师运用各种资料来教学。老师要认真思考,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切入点来融入生活化元素。例如:五年级有查找资料的教学任务,老师如果给学生命题查阅哪类资料,学生有可能因为不感兴趣而不愿意参与。


其实老师只要让学生搜索感兴趣的内容就行,这样学生就会很积极地根据兴趣爱好来进行检索,一方面完成了老师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学习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重要的是学到了查找资料的方法,一举多得。
        (三)借助生活素材,优化学习形式
        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教学课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如果仅仅基于课堂教学时间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发掘宝贵的教学资源,由此可以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实现经验的积累。除此之外,在提升信息技能的同时,教师同时还应当充分意识到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来说,充满着典型的多样性特征,所以可以有效链接生活,既能够实现对教学形式的丰富,同时也全面激活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
        (四)合理设置生活化的学习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启蒙课程,只要求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的掌握和一些简单的工具的应用,同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课程设计上,适宜对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易操作,学生只要稍加学习就能掌握,并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运用。例如:在学习《我眼中的春天》这一课时,教学安排是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自带的绘图软件画图,那么就让给学生布置通过绘图软件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这样的作业。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怎样运用“绘图”软件中的线段、图形,怎样给图形着色,以及通过各种图形的组合完成一幅生动形象的关于春天的画作。通过绘图软件画图相对简单,学生易于掌握,并且其他学科的老师经常会布置手抄报的任务,小学生掌握了这个软件,有助于他们快速高效地完成手抄报。
        (五)基于生活应用,引导文明上网
        对于小学生而言,时刻充满好奇心理,当然,对网络也同样不例外,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网络知识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负面的行为。伴随着信息技术课的普及以及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当前环境中小学生已经成为庞大的网络成员中的一分子。所以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应当引导他们健康上网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在自控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仅仅依靠信息课的有限时间,并不能充分满足他们对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的需求。很多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网络知识之后,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沉迷于网络,由此而使其成为网络陷阱的受害者。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应用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进行文明上网。
        结束语
        针对当前阶段有些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不够重视,导致投入不到位、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等问题。老师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加入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设置和布置贴近生活化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情境,才能有效提地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倩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55.
[2]王新委.寻找契合点,实现小学信息技术的生活化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238-239.
[3]陈应芳.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11):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