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途径 陈翠兰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陈翠兰
[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视,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应的美术知识技能,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实验初级中学  陈翠兰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视,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应的美术知识技能,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给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初中美术教学还未作出充分的改变。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应积极地探索新的美术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应用
        引言:素养不仅仅是学生技能与情感的集合。在初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从技能、情感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针对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情感进行教育。从当前的美术教育看,教学活动的推进受到学生情感表达与技能水平的影响,当情感与技能相互碰撞,素养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行。积极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作意识,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引导意义。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要学会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当前,部分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创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却脱离了核心素养教育的时代主题,这种方法难以兼顾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上作出努力。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热情,也影响着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借助故事开展教学。为了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将其他艺术形式引入课堂,包括手工制作、艺术欣赏等内容。以手工制作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手工制作内容,开拓思维。又如,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领会和学习艺术作品的优秀之处,为其以后的艺术创作作铺垫。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其对美术学科的探索欲与好奇心,使其积极并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同时,为了迎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充分地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需要老师在日常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找到兴趣点,同时利用美术图片具有生动、形象和直观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美术内容的感悟。例如,老师在讲解美术作品时,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根据课本教材中的内容,包括《美丽的西湖》《北京故宫》等作品,制作成与这些作品相关的幻灯片,包括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等,使学生通过幻灯片中的色彩、光纤对比以及线条轮廓等多种角度全面地了解作品内容,并且配上文字或者语言的解说,在播放期间进行作品的讲解,不仅使学生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内涵、精神、气质和思想,而且还能通过幻灯片教学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美术作品的认可。



        三、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
        学生美术创新意识的养成仅仅依靠当前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当针对课本知识,创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人像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家庭中的成员为蓝本,绘制自己家庭内不同的人物形象,同时通过抽象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最终在教学课堂中进行讲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丰富美术课程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怀,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更多的绘画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让学生在观察中锻炼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的养成。
        四、美术临摹与鉴赏教学导引
        美术临摹与鉴赏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基于美术临摹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练习体会美术作品的精髓与意境,而美术鉴赏教学,可打开学生艺术想象力,为学生建构天马行空的美术思维空间。教师进行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时,可基于美术临摹与美术鉴赏导引开展教学工作,为美术核心素养教学渗透找到教学抓手,导引学生通过练习、实践、思考、遐想,深入体会美术学习的愉悦感与幸福感。在实际美术临摹与美术鉴赏时,教师不可将教学视阈局限于课本教材,应当分析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兴趣爱好,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美术教学素材筛选,使得学生基于兴趣导引,主动参与到美术临摹学习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美术鉴赏学习效果。如学生喜爱中国神话人物,教师则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神话人物,如哪吒、孙悟空、姜子牙等,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临摹学习当中,在练习过程中掌握美术绘画技巧,熏陶学生美术艺术修养,从美术作品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为美术美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五、开展美术交流活动,提供创作灵感
        独具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非常常见,教师可尝试根据教学要求开展美术交流活动,通过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评鉴创作手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意识,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采取“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往往只能获得创作理论与美术创作技巧,技能的应用受到教学方法的限制。而在科学的交流活动中,每名学生都能作为主体独立发挥其价值。当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开展交流活动时,其创作美术作品的动力、表达美术情感的欲望会不断提升。
        结束语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清.“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16-117.
[2]王培.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途径[J].学周刊,2019(18):152.
[3]吕彬.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课堂的开展策略[J].东西南北,2019(1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