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   作者:段胜钦
[导读]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弊端,让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思想,努力培养高中生的对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的具体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及其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应用策略。
段胜钦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 679100 摘要:新课标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弊端,让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思想,努力培养高中生的对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的具体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及其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7-108-01 高中语文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习的人际交往以及理解能力,其属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不仅对整个高中的教学开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高中生而言,探究性学习属于构建于探究相关教学活动基础上的重要学习方法;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探究性学习主要就是通过思考性问题或者正确的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并通过正确科学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收集与整理相关语文知识,并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 一、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含义 所谓探究性学习,其主要指学生处于学科领域中或者是实际生活情境当中选择的某个问题当做突破点,以发现问题、质疑、分析研讨、问题解决、交流与表达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该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促使其充分掌握探究程序与方法。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时,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需注重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以及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以促使学生沿着正确方向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因此,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注重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并形成独立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识,避免盲目跟随,在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需有主见,禁忌随波逐流。 (二)探究性学习意义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已具备了相应的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需通过实践加以检验。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的教学就是最佳的实践场所。探究性学习不能只是停留于口头上,还需注重切身实践。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根据文本开展的,该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自身的思维空间,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眼界[2]。因此,想要使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取到优异成绩,就需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进行知识获取,并从课堂内逐渐延伸至课堂外。在资料的查找中,学生还能了解到自己不了解的知识,从而实现眼界的拓宽。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新课程下,学生转变了以往被动学习局面,将探究性学习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更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有独立发展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兴趣,体验语言运用的巧妙和作者情感的内涵,实现学生构建知识的高效性,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一)基于学习氛围营造的知识探究 想要使学生充分掌握到探究性学习的方式,首先,语文教师需注重探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操作技巧等进行讲解,并通过教师的积极帮助与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该过程中,语文教师需注重自己在探究活动积极调整自己的身份,不应该以主导者的身份强制学生学习,而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通过帮助者与辅导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促使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充分掌握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4]。

例如,对《留侯世家》开展教学时,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学习中不懂的文言,通过查《辞源》、《说文解字》等工具书,对其含义进行学习与掌握,或者是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功能,对文本中提及的“郦食其”、“留侯”、“雒阳”等相关历史含义进行学习与掌握。经过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探究与思考知识的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的综合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二)基于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中,其更注重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中,教师需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实施探究,首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矛盾地方实施深入挖掘,当前的语文课文中,通常有很多部分存有矛盾,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矛盾进行大胆探究,深层次的理解文本[5]。比如,鲁迅描述孔乙己:“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这句话本身就存有矛盾,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理解,才能领会到当中的情感。“的确”则明确指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其次,情境切入,实施换位思考。教师通常会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也实质上就是换位,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事件中,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扮演,以领略到人物的情感,充分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例如,对《包身工》开展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角色实施对话,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包身工及其情感,从而使探究活动实现感性开展。最后,在文本空白的地方进行思索。每篇文章的写作,作者都不可能将所有东西都写出来,会给读者展现出相应的“留白”,而“留白”部分都是教师需引导学生思索与探究的地方,以促使学生的想象与推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对《边城》开展教学时,其结尾处就意味着“留白”,可将其作为学生进行探究的切入点,开展探究活动,最终使学生深刻的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意义。 (三)基于师生多边的合作探究 多边的合作探究主要包含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探究学习中,作为探究,问题必须具有相应的深度,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不相同,这种状况下,教师就需和学生进行相应的互动,或者学生彼此实施互补性的互动,以促使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需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确的引导进行探究活动的开展,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6]。例如,对《赤壁赋》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分组合作,部分组内成员到网络上查找赤壁赋的有关资料,部分组员则对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归纳,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文本进行全面了解,以促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表达的意义。总之,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课堂上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的具体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不仅能够实现语文知识的讲解,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动手技能及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同时,教师还需注意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需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与认知能力相符,不仅需注重事物现象,而且还需注重事物本质,并做好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从而使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游金荣.浅析将探究式学习应用到高中语文课程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20. [2]张中友.探究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13):83-84. [3]焦秀亭.探究性学习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学周刊,2019(15):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