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   作者:周程
[导读]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区域活动是现阶段幼儿改革教育的新趋势。乡土资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也能够为相关游戏的开展创造出最为适宜的环境与条件。所以,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时,幼儿教师务必要积极运用乡土资源,以此来增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效果,以使每名幼儿均能在此活动之中获益良多。基于此,本文对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周程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九龙幼儿园 563000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区域活动是现阶段幼儿改革教育的新趋势。乡土资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也能够为相关游戏的开展创造出最为适宜的环境与条件。所以,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时,幼儿教师务必要积极运用乡土资源,以此来增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效果,以使每名幼儿均能在此活动之中获益良多。基于此,本文对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区域活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7-106-01 引言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得以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挖掘,给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拓宽幼儿的视野,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对身边的乡土资源加以利用,打造有地方乡土特色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以乡土资源为主题的区域活动,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幼儿的能力过程。 一、增强幼儿对乡土资源的认知 众所周知,兴趣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均具备显著的作用,也唯有具备兴趣才更利于提升儿童的主动性以及专注力。所以,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阶段,教师必须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但以现阶段情况来分析,不少幼儿均缺失对于乡土资源的认知,在此情况下自然难以对乡土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针对这一情况则要求教师增强幼儿认知乡土资源,并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区域活动,并在此活动之中去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魅力,让幼儿能够对自身所生存的土地产生热爱之情。另外,教师还应多加鼓励于幼儿将平日生活中的各项资源也引入区域活动之中,和其他小伙伴一同分享这一资源,这样不但利于和谐与融洽幼儿之间的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活动氛围,也利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之中获得更为深层次的进步,这样也更利于发挥出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重要价值,保障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质量以及效果,实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目标,对每名幼儿日后的发展均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由此也能够彰显出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二、重视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中的运用 通过丰富的乡土材料,可以让幼儿了解更多的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获得更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重点利用生活中的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文化特色和特色产业。比如:手工课,可以让幼儿用天然的材料进行创作,用树枝树叶创作装饰画,放在教室的墙上进行装饰,麦秸、石头、泥巴等天然材料都可以让幼儿作为游戏材料。

不同的乡土材料,可以让幼儿体验不同的乐趣,同样的乡土材料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要进行不同的知识引导,比如对于大班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树叶、种子进行手工创作和拼图等游戏,对于小班的教学则可以引导幼儿对种子和树叶进行大小分类和排列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引导幼儿对知识的学习。 三、活用乡土资源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亲近乡土资源,把幼儿带出幼儿园去欣赏、感受,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当然,考虑到安全因素,经常带领幼儿去郊游、踏青、远足并不切合实际。教师可以利用本地自然风光宣传片,将自然风光拍成照片,制成幻灯片或直接拍摄视频片段,让幼儿感受与欣赏美丽的乡土风光,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其提供颜料、纸、笔、剪刀等材料及工具,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例如,春天来了,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收集春天的美景照片或视频资源。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收集的照片展示在幼儿能欣赏到的墙面上,视频则由教师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让幼儿感受、欣赏。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材料进行表现,如用皱纹纸制作桃花、柳条,用颜料表现蓝天白云、河流,再将幼儿表现的作品呈现在幼儿园内,让幼儿获得成就感。 四、设置以乡土资源为主题的区域活动 幼儿的年龄特征使得幼儿无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因此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乡土资源的主题,然后再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在对活动主题的设置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并结合乡土资源的日常生活情境来推进主题的进行,引导幼儿更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在区域活动的背景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可以让幼儿放松的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注意并跟着活动进行学习。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以麦收为主题的活动。麦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作物,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去麦田里观察,或者带着麦穗在教室里学习,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进行学习。通过活让幼儿对麦子的成熟过程和收割方式、用途等进行了解;还可以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晒麦子和磨麦子,让幼儿对麦子的加工处理过程进行了解;还可以开展一系列关于麦秸的手工,利用麦秸制作吹画、拼画等,加深幼儿对麦子的了解,丰富幼儿对麦子的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资源。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极具价值,其不但利于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也能够为区域活动注入鲜活的色彩,让幼儿对于区域活动更感兴趣,更利于发挥出乡土资源的作用,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倩.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引入乡土资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167. [2]顾晓梅.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0(13):88. [3]马旭杰,杨同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乡土资源的应用分析[J].新智慧,2019(14):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