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仟亮
[导读] 摘要:相较于平原,坡度较为陡峻和明显的地形起伏是山地最为突出的特点,而想要以山地环境为基础开展建筑作业往往需要提前解决诸多事宜,而且还需要对山地的地形和地貌等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深入研究,从而确保山地建筑最终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相较于平原,坡度较为陡峻和明显的地形起伏是山地最为突出的特点,而想要以山地环境为基础开展建筑作业往往需要提前解决诸多事宜,而且还需要对山地的地形和地貌等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深入研究,从而确保山地建筑最终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此,本篇文章对山地建筑内环境设计和空间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阐述,希望借此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设计探究;山地建筑;原则阐述
        引言:建筑的使用功能与舒适程度往往由建筑设计所决定,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这一项工作时必须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协调好整体以及部分间存在的各种矛盾。而在山地建筑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怎样借助山地这一特殊地形以及城市环境,建造一个适合群众居住和生活的良好山地城市结构,而这恰好也是现阶段值得进行深入探究的社会性话题。
        一、山地建筑基本概念
        何为山地,《辞海》中对其进行了明确定义,“山地即在陆地表面的高度相对较高并且坡度较陡,表现为隆起性地貌的地形”。而在地理学中山地的定义则是绝对高度在500m以上而相对高度大于200m的地形。在建筑学中,一般把建立于山地坡度位置同时依势而造的特殊建筑叫做山地建筑,山体、建筑以及植物是此类建筑的三个核心要素。由于山地具有地势起伏等特点因此直接决定了此类建筑在建筑设计、建筑形态以及景观等方面会和常规平地建筑存在显著差异。
        二、开展山地建筑设计的价值
        我国国土面积极为辽阔,其中山地以及人口数量较多但是耕地面积却较少,土地是住房得以增加的基础,而想要让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样需要大面积的耕地。为此,坚持我国“土地合理开发与利用,确保每一寸的耕地得到充分利用”政策尤为关键。除了上述工作之外,资源开采、房地产和旅游等行业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山地的建设。所以,未来山地项目建设必将成为我国建筑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项目,而针对山地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和探索也必然具有十分关键的现实价值。
        三、设计原则
        想要让当前山地建筑设计得到有效优化,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当开展山地建筑设计是必须要充分发挥其自然环境和可循环使用的绿色资源等具有的作用,例如常见的太阳能以及气候等,借助自然因素来对建筑内部湿度与通风情况等气候条件进行合理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因气候所致不利影响,从而让山地建筑设计低碳与环保等特点得以展现;其次要对山地特征进行科学合理应用,山地建筑相较于平原,不管是结构环境还是地形地势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不管是选址还是施工作业均会受到来自于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而想要让此类工程顺利开展,必须要在前期设计阶段给予地形地貌规划工作应有的重视,从而让设计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展现良好的空间感与层次感;最后同绝大多数建筑相同,居住仍旧是此类建筑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设计方案可以给住户带去一定便利。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住户出行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提供方便且快捷的出行建设计划,以此让建筑设计方案体现丰富的人文关怀,并给和谐友善的居住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四、优化山地建筑的措施
        1.树立良好的生态观
        和一般建筑不同,山地建筑不管是地质、地形还是气候甚至是植被均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和特点,其中山地环境中的生态敏感性也要远超过平原等常规环境。一旦其中原本的生态结构产生变化则与之对应的山地建筑环境便会做出相关反应。

在过去山地建筑设计工作中,平原地形中的城镇规划思维和结构布局观念在山地建筑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导致山地建筑无法实现因地制宜,很难顺应山地独特生态环境改变,进而造成“建筑性破坏”等问题产生。另外,部分地区为了能够得到更大的用地面积,甚至采取了开山填沟、损坏原本生态系统以及强行改变水道的方式,为此,想要优化当前山地建筑设计,首先需要转换原本使用的设计理念,遵循科学有效的生态平衡原则,确保实现“植被保护、水土保护以及谨慎动土”等目标。
        2.实现艺术和技术有机融合
        实现山地建筑施工技术以及艺术二者有机结合是当前设计人员不断努力与奋斗的一个职业目标。由于山地建筑地形具有极强的特殊性,因此相较于平原建筑其更为依赖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例如人们一般借助一些特殊的交通方式(如挖掘隧道或者搭建缆车等)来满足山地建筑内的交通需求,这种道路系统除了是山地建筑中基础的交通装置之外还是其整体结构中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另外,因为特殊地形限制,因此通常把山地地表直接作为山地建筑背景或者组成部分,也正因如此它最终的绿化情况也决定了建筑之中景观实际展示效果。除此之外,在山地建筑中往往会涉及大量技术性问题,远超于常见的平地型建筑。过去建筑设计工作中,通常需要由对应的专业人员处理相关问题,而建筑师则很少予以关注,从而使得设计在整体层面存在不足。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筑和设计人员必须要深入了解与掌握专业知识,将它们科学有效的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进而提高当前山地建筑设计水平。
        3.合理利用及设计山地高差空间
        有效处理山体、内部景观以及建筑三者间矛盾是优化与完善设计方案最为重要的内容,而合理应用自然山地高差空间则能够让上述矛盾得到妥善解决。首先在山地建筑设计中需要依山而建,从而与山地原有景观实现有机结合。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小支护、小台地与小挡土等提高艺术效果并且还可以让建筑成本实现有效降低;其次合理应用山地地形的高差,以建筑来辅助空间,将低位空间设置成备用房或者停车场,进而减少土方回填与开挖量;最后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建筑面积计算的标准和要求,借此在确保山体形态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可以将建筑完全融入至自然环境中,最终实现绿色建筑等设计标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中山地建筑占据着极高的地位,但是相较于平地建筑,此类建筑设计却存在显著的特殊性,而想要让其设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关注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极为重要,设计人员应当以此为基础对建筑具体功能进行科学优化与完善。与此同时,在开展山地建筑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还需要遵循相关设计原则,科学使用以及保护当地的资源,促使建筑设计与自然二者和谐统一,确保山地建筑的设计方案可以和实际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建设成本实现有效协调,最终推动山地建筑领域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蔚清.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20):42-43.
        [2]袁浪.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26):119+121.
        [3]李超.山地建筑场地稳定及结构设计理论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6):1-5+9.
        [4]常丽.山地建筑中场地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83.
        [5]朱静,张瑞栋.山地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及设计方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196-197.
        [6]曹永刚.山地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