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速冠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想要保证施工安全,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就应该从建筑模板支撑体系着手。传统建筑模板支撑体系承载能力较弱,同时结构布置不够合理。但是目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出现对传统建筑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了优化,不仅提升了承载力,而且改善了原有结构布置形式中存在的缺点。为了更好地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对其实施质量安全管理非常必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符合用户对建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施工质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模板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提升施工材料质量实现高效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为施工安全性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支架施工工艺流程是高大模板支设构建的施工,其施工质量与支模整体构建的安全性具有直接的联系。主要工艺流程为:±0.00板、梁施工及养护→测量放线、定位立杆位置→架体验收→架体施工中间检查→架体搭设。2)梁、平台模板工艺流程则是支模施工设计的主要体现,对高大模板支设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最终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工艺流程为:梁、柱放线→模架搭设→柱钢筋帮扎→梁底模制作安装→柱模板支设→柱混凝土浇筑→梁钢筋绑扎→梁、板模板支设→顶板钢筋绑扎→模架二次加固、抱柱→模架变形监测设备→梁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
2建筑工程高大模板工程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使用高大模板技术时,需提前做好材料、机具和技术的准备事项。一来可保证施工作业有条不紊的开展,二来也能提高物料利用率,有利于施工单位进行造价控制。根据工程设计方案,确定高大模板的尺寸参数和使用数量。进场前需进行质量检查。高大模板表面应无明显的裂缝、孔洞,边角部位没有缺裂等情况。其他有关标准须符合GB/T17656—2008《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所用钢管要核对其直径和材质,不应有弯曲、凹陷、锈蚀和严重划痕。如果存在上述问题,应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不得使用。
2.2施工测量:
本工程主体采用十字内控方法进行引测标高和垂直控制点,高大模板采用内部控制和外部检查相结合的“双控法”进行控制。施工时根据十字控制线进行轴线和边线的放样,然后用激光仪进行墙柱梁模板的引测和校正。
2.3大梁及顶板支撑立杆的施工技术要点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满堂支撑架立杆之间的间距应在1200mm以内、步距在1800mm以内,且立杆超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距离应在0.5m以内。1)实际施工中通常使用整根钢管作为高大模板支设大量及顶板的立杆,若使用多根立杆连接,则支架立杆接头处需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对接接头的错开距离应大于500mm,各处支架接头的中心点距离主节点的距离应控制在1/3跨距的范围内。2)建筑梁底部的立杆间隔距离应与板底立杆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梁底部水平杆可与满堂支架水平连接。3)连接固定后的U形顶托伸出部分的螺杆应<300mm,而插入立杆部分的螺杆长度应>150mm;U形顶托与钢管之间的间隔距离应≤3mm,安装后需检查立杆的垂直角度。
2.4水平拉杆施工技术要点
按照施工方案在扫地杆以上以设计要求的步距逐步搭设水平拉杆,到了可调支托底部时沿纵横向附加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每层水平拉杆均采用水平仪校正搭设的水平和步距偏差,水平和步距偏差值均控制在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2.5楼板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在边梁控制线的校正下进行高大模板楼板模板的施工,施工中用水平仪进行大面抄平,用钢卷尺控制主次龙骨间距,在梁柱阴角收口处设置通长方木保证拼接质量。(1)在建筑结构层上相应屋顶外挑板处预先预埋¢20型锚固环,锚环纵向间距@500,锚环横向排距必须相对应建筑顶承重架搭设位置,并与十层挑架位置错开900mm。(2)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塔吊配合穿入9m长16型钢并与锚固环焊接牢固。横向间距不大于900mm。具体位置以模板支架立杆支设位置相同,同时用准16钢绳反拉十层悬挑架体至建筑层楼板预埋锚环。(3)支模浇筑建筑层柱、墙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搭设建筑承重架与建筑层混凝土柱、墙拉结。
2.6模板拆除要点
高大模板拆除前,现场施工负责人需提前向监理单位提交拆模的申请报告,且须在监理人员签字后才能进行拆模作业。另外,还要提前设置安全网,防止拆模时发生物体或人员的高空坠落事故。拆模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表面或棱角部位受到损伤。如果混凝土的养护到位,模板很容易拆除;反之,若模板拆除难度较大,则说明模板工程或混凝土工程中存在问题,切忌强行撬动或拽拉,否则可能会导致模板断裂或混凝土局部脱落等问题。模板拆除时,下方区域应当进行隔离,不允许站人。模板的拆除顺序为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将拆除的模板、扣件、支架等及时清运出去,并且分类存放到指定区域。
3加强高层建筑中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策略
3.1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的应急救援预案
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按职责进行分工,落实责任。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种类有4种,分别是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和高大模板工程支撑架坍塌应急救援预案。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演练,对高处坠落者的止血处理和骨折临时医护,对触电者和机械伤害者的救护措施,对支撑架坍塌等进行全员应急系统演练。
3.2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结合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标准,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从而更好地控制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方案能够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方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基于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关人员在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要详细表明技术编制依据、施工规划、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施工材料、购买记录、施工图纸和施工参数等。施工在开始之前相关人员需参考施工情况和对专项方案内部内容,并将施工专项方案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保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能够有效进行。同时在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审核的过程,还可以聘请专家进行方案分析和评估,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结束语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设施工能够满足质量要求以及安全性,需要做好高支模工艺流程设计与实施。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高模施工工艺,合理优化了施工方案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了高模施工中支撑体系的结构安全性和工程的施工质量,为相关工程高模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20(07):122 -123.
[2]颜琦.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施工要点分析[J].建筑安全,2020,35(07): 63-66.
[3]刘福屯,白頔.论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68-169.
[4]赖克铭.建筑高大模板支撑施工工艺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 147+150.
[5]彭新宇.高大支模的施工技术和监督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