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贝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所谓的园林建设,以城市原有的地形为基础并进行一定的改善,种植花草,合理布局,最终建设成为一个绿化园林。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绿化工程部分产生不利的影响,做好施工管理与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十分必要。做好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提升养护技术,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能够顺利建设下去。
关键词:绿化工程;园林园艺施工;养护技术;研究
1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1.1施工安全的管理
所有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园林绿化施工工作也是如此,在正式开始园林绿化施工工序之前,需要编制专门的安全保障制度来对各项施工工作加以规范指导,并且对于施工的安全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促使各个层级工作人员都能够树立正确的安全施工理念。
1.1.1完善相应的施工制度
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作的施工单位需要定期组织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以及专业技能的考核工作,促使施工人员能够不断的充实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在组织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作之前,要组织设计工作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工作,从而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对设计的意图加以全面的了解。
1.1.2施工安全检查
施工安全检查工作可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在保证施工安全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检查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发现任何的安全问题都需要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并利用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1.1.3机械施工和防火用电的安全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对工程施工安全加以保证,那么所有的重点岗位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专业资质,并且要确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都能够达到规范标准水平。施工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需要充足的准备,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品都不能在施工现场出现。
1.2做好施工环节的规划。
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也不要忽视生态的状况,不能过分追求经济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现如今人们逐渐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要想进一步开展园林绿化工程,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具体划定建设地区,保障建设地区周围不会有其他不利于园林建设的影响因素。首先要关注不同区域的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园林绿化工程所选择的植株必须符合当地生存条件,城市内部的生存环境本来就十分恶劣,如果再选择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株,那么园林绿化只不过在做无用功。栽种过程尽量避免在中午进行,避免水分过度蒸发,导致植株死亡。建设过程之中选择生命力较强的植株,在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间种植,减少水分蒸发,提升植株存活率,加快树种的生长速度,切实发挥保护周围生态环境的作用。其次,选择多种多样的植株,尽量避免单一。一个区域内树种类别尽量多样化,避免单一,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避免发生病虫害,导致整个园林建设成果付之一炬。保持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相互牵制,相互扶持,长久地运作下去。同时,还要设置监督管理小组,对园林绿化工程内部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监管,一旦发现出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1.3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人员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管理难度较高。为了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势在必行。
一方面,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深入了解如何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定期考察,淘汰其不合格的员工,真正保障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园林园艺工程养护技术要点
2.1植物整形和除草
在现代绿化工程当中,植物整形兼顾了控制植物生长以及美化景观效果的功能。中,园林养护人员十分重视植物的整形处理,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及园林行业规范开展工作,严格按工程设计进行植物整形,按不同的造型要求采用短截、疏剪等方法,短截即按造型要求对1年生枝条按1/4、1/3、2/3比例进行修剪,疏剪主要对乔木或灌木组团中病枝、弱枝、枯枝或影响植物造型的交叉枝、干扰枝等进行修剪,可根据造型要求或土球完整情况按20%、40%、60%以上进行轻疏、中疏或重疏,减少树冠分枝数量,增强植物通话功能,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内膛枝条营养生长或开花结果。在高大乔木进行修剪整形时,可视冠幅情况进行截干处理,将乔木主干、粗大主枝、骨干枝等进行回缩修剪,调节高大乔木水分吸收和蒸腾平衡之间的矛盾,促进高大乔木更新复壮,提高高大乔木移植成活率。植物造型修剪后,剪口子斜切面应与枝丫生长方向相反,其上端略高出芽端上方0.5cm下端与新芽腰部平齐,应保持剪口面积狭小。整形修剪时,针对短截、疏剪截口可任其自然愈合,针对面积大于10cm的截口,为避免因雨淋、病菌侵入而导致剪口腐烂,应将创口修剪平整,并使用伤口愈合涂刷剪口处,起到剪口保护作用。此外,针对园林植物生长期间周围出现大量杂草的情况,园林养护人员会定期对这些杂草以及植物病枝进行清除。
2.2施肥与灌溉
在植物生长初期,园林养护人员十分重视植物营养及水分的补充。施肥方面,苗木渡过成活期后尽可能不选用纯N、P、K肥,多选一些含有腐殖质的复合肥料。灌溉方面,在成活养护期间养护人员制定了周密的灌溉计划。尤其是针对型主景乔木-红花天料木(地径80-100cm)的灌溉,养护人员在其栽植的时就在树顶安装喷灌管道并主浇灌系统连通,采用叶冠保湿及水管冲灌的方式补充足够多的水分以保证成活率;而针对常规乔木、灌木及草坪,则采用水管人工喷灌及结合布设滴灌系统的方式进行灌溉。
2.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问题,对绿化工程的植物健康、景观效果有严重的影响。为此,园林养护单位十分重视项目范围区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且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尽量采用的是具有环保性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比如,冬春交替季节是园林虫害发生较多的时节,园林养护人员在主要乔木树干离地面约60cm的范围内捆绑稻草,一方面可以起到为树木保温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害虫聚居于稻草里,不伤害树木本体,在春季过后,养护人员再拆除秸秆,送至合适的位置集中烧毁或填埋。另外,园林养护人员还在区内适当位置安装了灭虫灯,利用害虫趋光性的特点对害虫进行诱杀。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城市建设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绿化工程已经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在绿化工程的建设施工当中,应当重视土壤管理及各类植物的栽植工作,确保达到工程设计标准。而在绿化工程的后续养护管理环节中,需要由专业的园林园艺养护人员根据园林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养护措施,做好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绿化工程建设水平,维持其生态景观状态,进而发挥绿化工程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安静.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24):149-150.
[2]董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09):187-188.
[3]高海英.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北京农业,2014(36):68.
[4]陈洁.园林施工管理及绿化养护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