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甘溪水轮泵水电站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历经四十余年的努力,我国给世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之所以能完成这样的壮举,与水利水电发展脱不开关系。随着水平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水利水电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受技术层面影响,导致质量问题频频出现,这无疑会抑制水利水电功能的发挥。要想扭转这个局面,需要创新施工技术。本文围绕灌浆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应用
前言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阶段,很多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较为落后,尤其是灌浆技术。灌浆技术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工程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如此一来,工程就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不仅阻碍了国名经济发展步伐,还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避免出现不好事情,需要创新灌浆技术,以此强化工程质量。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灌浆技术的四种主要类型,分别是高压灌浆、高喷灌浆、裂缝灌浆、基础灌浆。第二部分灌浆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灌浆试验、灌浆材料、施工顺序、施工方式与方法。
一、灌浆技术的主要类型
(一)高压灌浆技术
高压灌浆是一类基础性较强的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常见。该技术通过将填充物和地基融合在一起,以便改善地基性能[1]。一般来说,水利水电施工都会遭遇岩溶地质,这类地质的土体较为松软,这时就需要运用高压灌浆技术。在施工技术的帮助下,地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显著提高。当然,要想发挥施工效果显著,施工人员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依托现场情况制定施工计划,在准备好物资的前提下有效落实计划。第二件,准确计算压力值,以保证灌浆施工安全。
(二)高喷灌浆技术
高喷灌浆也是一种常见技术,相比于高压灌浆,高喷灌浆技术对设备要求很高。在施工过程中,先用高压钻机打孔,再用高压泵输送水泥浆。由于高压钻机始终维持高速运转的状态,不仅提升了水泥浆与土壤之间的均匀性,还让低迷与水泥浆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如此一来,工程地基的强度、硬度就会显著提升,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需注意的一点是采取此种灌浆方法,会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施工人员要在施工前做好土壤保护预案,在施工中严格落实落地,在施工后观察保护效果。倘若效果不理想,要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三)裂缝灌浆技术
无论何种工程,都需要用到大量混凝土。待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或多或少会出现裂缝。裂缝的产生会对整体结构造成破坏,继而影响工程质量。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需要采取灌浆技术填补裂缝缺陷。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使用化学灌浆技术。利用机械设备及水泥材料完成裂缝填补,待水泥凝结后,就能使混凝土完好如初。
(四)基础灌浆技术
基础灌浆技术多用于熔岩区域施工,熔岩深度不同,施工方法不同[2]。在深入较浅区域施工,施工人员先要将内部杂物去除干净,再往其中注入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地基的强度、牢固性、便利性就会符合设计要求。在熔岩较深区域施工,施工人员就要先分析高喷灌浆对基础灌浆的影响,再依托方案进行灌浆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工作要有板有眼,切记不可图省事而出现违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二、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一)灌浆试验
盲目施工乃工程之大忌,倘若施工单位一意孤行,后续麻烦就不会间断。为解决施工麻烦,施工单位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徒增了工程成本。正确做法是先开展灌浆试验,试验成功再组织施工。当前,灌浆试验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帷幕灌浆试验、回填灌浆试验、固结灌浆试验。
至于采取何种试验方法,需要结合工程情况及试验条件来决定。为确保试验结果符合实际工况,先要选取现场材料,如水源、水泥等,再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最后依照灌浆结果确定实际参数。参数有很多,如灌浆液配合比、搅拌时间、凝结时间等。为确保参数准确,试验人员要模拟现场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试验,才能减少现场施工误差。
(二)灌浆材料选择
浆液是灌浆技术的核心,应具备良好的水力性能。为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对浆液粘度进行控制,如果过稀,则无法起到粘连作用,如果过稠,则影响流动状态[3]。如果灌浆之前发现收缩现象,则需要往灌浆中加入适宜的添加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灌浆效果,虽然我国围绕浆体流动性出台规范,但仍要控制流速,这样才方便施工。浆体流速过快,会增加施工难度。这期间出现任何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浆体流速过慢,会增加施工时间,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无法实现一体化施工。
(三)灌浆施工顺序
要想确保灌浆工作卓有成效,需要按照既定顺序施工。施工顺序有两种,分别是分段式灌浆和一次性灌浆。如若采取分段式灌浆的方法,需要按照自上至下的顺序开展作业。如果采用一次性灌浆技术,则需做好四个步骤。第一步,基面处理。施工人员要将施工范围内的碎石、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确保基层保持完整。第二步,剪裁加工。按照实际工作确定灌浆管长度及数量,同时,准备口径相同的塑料管,管长以五十至一百厘米为宜。将两种管材进行连接,连接处要用纱布包裹好。第三步,定位安装。利用专用卡子将灌浆管固定好,相邻管材之间要保持二十至三十厘米的距离。在弯折灌浆管时,半径要超过十五厘米,并且不能出现折角。在灌浆过程中,如果管材出现破损,在剪去破损处后,将两端连接好。第四步,注入浆液。按照工程需要选择灌浆液,在施工结束后开展为期一月的养护工作,以此保证灌浆效果。
(四)灌浆施工方式
社会发展不断,技术创新不停。当前,灌浆施工方式有很多种,如压浆法、循环阀等。施工方法各有千秋,无论最终如何选择,都要牢记注意事项。压浆法适用于岩石开裂情况,但其会产生多余的泥浆,容易造成间隙堵塞。这就需要施工人员时刻关注施工状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施工。循环法就没有这苦恼,其会设置一个空的插槽,让多余的泥浆自动流入其中,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当然,在重复使用前,要利用设备进行搅拌,确保水泥符合施工标准。
(五)灌浆施工方法
施工人员要确定冒水位置,并对地基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在冒水处打上几个孔,孔洞有深有浅。利用棉纱等填充物对裂缝进行封堵,一般使用带孔钢管将填充物送至裂缝底部。待填充物放置完毕后,就可开展灌浆施工。先对浅孔实施低压灌浆,待浆液凝固后,再提升灌浆压力,对深孔进行处理。需注意的是,在采用高压灌浆技术时,要充分发挥设备作用,让浆液填满整个孔洞,尤其要填满孔壁。倘若作业面较大,适宜采取自流式灌浆方法。在灌浆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浆速度,确保施工质量。当一次灌浆结束后,检查裂缝是否完全封堵,如封堵不彻底,需要再次组织灌浆施工,直至将裂缝修补好。
三、总结
水利水电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容不得一丁点错误。灌浆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对各类灌浆技术了然于心,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执行。在施工前,有效组织灌浆试验,并确定好灌浆材料。在施工中,根据现场状况选择施工方式方法,并按照相关流程作业。在施工后,做好养护工作,确保灌浆效果。在多措并举下,打造精品工程,推动水利水电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求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19(22):18-20.
[2]王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227+229.
[3]盖俊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