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抗渗质量通病及防治技术 吕雯静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吕雯静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随着地下室功能的不断增强,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重要,因而对地下室的防水抗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地下室建筑工程防水抗渗质量通病以及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黑龙江省鹤城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随着地下室功能的不断增强,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重要,因而对地下室的防水抗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地下室建筑工程防水抗渗质量通病以及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就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抗渗质量通病及防治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地下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缝
        1.工程概况与防水要求
        1.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是位于经济开发区的住宅和商务办公建筑,地上建筑二十一层,地下建筑两层。可将地下建筑空间划分为设备间和储藏室,建筑结构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1.2防水要求
        根据建筑工程需求,地下建筑使用的是二级防水标准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根据一级防水标准开展施工作业以及验收工作。地下建筑主要用到的防水材料有防水卷材和防水混凝土,其中,防水混凝土的等级为p6,防水卷材使用的是交叉膜反应型湿辅防水卷材,所有材料都满足标准要求[1]。
        2.施工流程
        (1)基层清理和湿润。(2)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处理细节部位,在清理干净基层表面之后,需要涂刷结晶型的防水涂料,并且要预留出空隙,使用密封胶来处理。(3)定位与预铺。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需求,定位防水卷材的位置,确定铺设防水卷材的方向,对铺设质量进行预铺观察。(4)配制水泥凝胶。用水和水泥拌和成水泥凝胶,在硅酸盐水泥中加入水香气搅拌成腻子状态。(5)大面积铺贴防水卷材,在基层位置均匀铺设水泥凝胶之后,将水泥凝胶压实、抹平,将防水卷材揭开隔离之后,铺贴在涂抹水泥凝胶的基层上,完成该项工作之后,使用抹子将防水卷材中的空气排出,使其充分贴满基层,用水泥凝胶进行封边[2]。(6)卷材搭接。将防水卷材使用水泥凝胶进行搭接,并且用水凝凝胶封口,在此过程中,应该控制塔接宽度使其中大于等于100mm。
        3.地下建筑防水抗渗质量通病与原因分析
        3.1基层蜂窝、麻面、孔洞渗漏
        在地下建筑混凝土基层出现的麻面、蜂窝以及孔洞等渗漏水情况,主要体现在混凝土表面存在明显的裂缝,并且表面有小凹坑,这样一来就会引发渗水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施工不规范,从而造成了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引发了渗水漏水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处理措施如下:(1)先凿除基层松散部位,再对其进行修补。(2)修补工作需要用到水泥砂浆抹面法,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蜂窝、麻面交钱的情况,使用水泥砂浆找平、密实后抹平的方法来保障基层质量。(3)在孔洞比较深、面积并不大的情况下,需要用到水泥砂浆捻实法,先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平以及振捣之后,再在表面涂抹砂浆。
        3.2基层裂缝和施工缝渗漏
        施工缝位置混凝土松散、不规则的收缩裂纹以及沿着裂缝处出现渗漏是基层施工缝渗漏的具体体现,导致施工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基层施工不当,引发基层裂缝渗漏的主要原因有施工缝位置不恰当、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清理施工缝中的杂质。对于施工缝和基层裂纹的治理,首先需要明确施工缝和裂纹的位置与大小,可以直接用水泥砂浆或者灰浆进行处理,再将其涂抹平之后干燥,然后观察修补情况。对于渗漏不严重或者不规则的施工缝和裂缝,需要先对周边缝隙进行处理,将松散部位剔除之后,使用水泥素浆打底,同时用水泥砂浆实施找平压实工作。


        3.3防水卷材起鼓、翘边、破损
        由于防水卷材出现翘边、起鼓、破损等情况而引发的渗水漏水问题。导致防水卷材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防水卷材施工控制不严、基层质量不佳等等,在开展防水卷材施工作业之前,表面涂层上有冷凝水,在受热蒸发之后冷凝水就会出现起鼓现象。如果基层表面清理不到位,铺贴防水卷材之后就会出现翘边问题。一旦施工过程中对于防水圈卷材的保护不到位,在外力因素影响下就会造成卷材破损。为了能够有效处理这一问题,就需要割开起鼓部分,在基层干燥之后涂抹基层处理剂,再次铺贴防水卷材。面对防水卷材的翘边问题,需要进行排水清洁,涂刷基层处理剂之后再次粘贴防水卷材使其牢固。
        4.地下建筑防水抗渗防治措施
        4.1做好施工组织
        在地下建筑防水抗渗工作中,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有效落实图纸会审工作,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在多种防水防渗工艺中使用最优工艺,确保工艺满足工程项目需求。同时,在施工之前还应该选择有资质的防水施工队伍,以此来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此外,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抗渗工作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审核图纸,全面掌握规范中的技术要求以及细部构造,明确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2)选用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专业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书,并且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开展各项工作。(3)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和施工材料,有效落实验收管理工作。
        4.2严控材料质量与混凝土抗渗能力
        在施工之前,原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进行,考察原材料厂家的生产资质,所有材料必须具备合格证书。在开始施工作业之前,还需要严格把控防水工程一级混凝土工程的材料。使用混凝土防水抗渗试验,有效落实混凝土防水抗渗情况的分析工作,确定混凝土的水料比,全面保障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混凝土的防水抗渗能力和粗骨料、水灰比与细骨料等参数息息相关,用在工程项目中的水灰比应该小于等于0.55,混凝土防水抗渗参数应该大于设计值的9.2Mpa,混凝土防水抗渗能力的提升方法如下:(1)要想改变混凝土的密度,就需要改变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使用外加剂的方法来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抗渗能力。常用的外加剂有引气型外加试剂,其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中的气泡,提升混凝土的密度。(2)降低水灰比。以具有良好级配的细骨料为混凝土掺杂物,起到降低混凝土内部孔隙率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加混凝土密度,同时还能够减少水泥用量。(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度,在抹平混凝土之后强化养护管理工作,使其满足混凝土质量设计要求。
        4.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对于建筑工程防水抗渗性能而言,施工质量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流程,保障施工质量。(1)控制施工缝。在地下建筑防水工程中需要将施工缝的设置和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得将施工缝设置在底板和墙的交接处,在有特殊要求必须要预留施工缝的时候,需要将施工缝设置在距离底板50cm以外的地方,并且要将施工方设计成凸形结构。(2)变形缝施工。该项施工需要用到橡胶止水带,固定橡胶止水带在钢筋上,使混凝土挣捣均匀,并且要确保止水带位置清晰。(3)安装控制金属止水板。应该确保金属止水板的宽度和材质满足工程需求,使用双面搭接焊的方法来固定金属止水板。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就需要在开展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抗渗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合理的防治方法来尽可能降低由于外界因素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从工程建设层面出发,分析建筑工程的地下环境和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之上,使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通过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来提高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吕伟.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13,39(18):84-85.
        [2]洪建华,应有通,朱家棣.住宅建筑地下室主体结构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J].住宅科技,2012,32(06):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