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水利管理站 浙江丽水 323500
摘要: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保障。在分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了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研究结果认为:水利工程建设在前期工作、建设招投标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工程量大、专业性强、建设周期长、工程实施实体多、交叉施工复杂等特点。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将严重影响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应通过采取必要的解决对策,切实执行强制性指标和监督机制,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为水利工程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技术的难度也在逐渐地升高,要想切实解决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就必须实现管理和技术上的突破,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水利企业也应明确发展方向,明确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完善项目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促进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水利工程效益。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交叉性综合学科,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变得更加繁琐,管理难度加大。通过强化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实现对各项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升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二是能够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水资源。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面对水资源的紧缺,社会对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必要的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协调我国社会水资源分布和使用不均匀的问题,优化水资源配置。
二、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科学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是确保水利工程顺利
进行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中还存在组织形式不完善、成本管理不严谨等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往往存在岗位责任不明确的问题。由于水利项目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岗位责任不明确,会出现职责不清、拖延推诿等情况。其次,成本管理不符合市场规律,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预算控制较严,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同时,对突发问题和潜在风险的预测和判断不够准确,使成本预算体系不够完整,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2.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在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人参与,但从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水利设施建设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为缺乏,特别是专业素质更高的人才少之又少,与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和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极不相适应,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现阶段在水利设施建造过程中,基层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对施工现场的技术要求缺乏正确认知,管理不到位,材料选择不合格,施工现场的施工行为和设计方案极不相符,经常随意改动施工方案。而在工程建造施工过程中,很多技术人员对某些施工环节,施工细节重视程度不高。在管理工作不严格,管理不到位的基础上,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最终影响到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甚至会造成部分水利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不能正常投入使用。
3. 缺乏生态目标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初衷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的需求,这就要求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但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某些项目管理单位往往更加重视工程的经济效应,制定管理目标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
另一方面,项目管理过程片面强调经济成本管理而忽视自然成本管理,没有在制度上落实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忽视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水利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1.明确水管单位职责
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在管理水价过程中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负责监督检查整个水利工程的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承担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的责任。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水利工程要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跨越省市流域范围内的水利工程由流域机构负责管理。同时,各个级别的水利管理部门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来落实自己的分内工作。
2.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参照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内部发展特点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使每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能做到有章可循。另外,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需要落实生产责任制度,将职责落实到具体部门与人员身上,确保在工作开展中职责明确,方便在后期出现问题时追究管理人员责任。同时,为了有效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态度认真、业绩突出的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广大员工能够按照规章制度以及技术规范展开施工作业,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水平。
3.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在具体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各项责任严格落实到人,要由专人进行专职负责,确保各个建设管理环节的规范化科学化。在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过程中,建设管理人员是整个工程运行管理的主体,它与整个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水利设施建设管理面临着很多内容和很多环节,这对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要想提升水利设施的建设质量,保证水利设施能够安全运行,就需要加强相关建设管理队伍的建设,要注重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专门培养那些既懂得水利工程管理又懂得水利设施运行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的适应水利设施改革发展需求。另外还应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新技术安全知识,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要向整个工作队伍积极推广和普及国家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政策法规,提升专业素养。
4.强化资金投入
在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对于水利设施建设部门来说,可以设置专门的小组,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明确各部分资金的具体流动方向,真正做到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通常情况下,关于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分为两个方面用途,一方面是用于人员经费投入,另一方面是工程管理经费投入。在具体的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要将两者有效区分,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向上级部门申请建设资金,保证建设资金充足投入。另外在水利设施建造之前,还需要做好有效的施工预算工作,要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每个施工程序都能够正常的运转起来,这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在进行预算过程中数据要在可投资范围之内,并且施工要求能够满足的才能够进行投入,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建设管理的科学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各部门分工日益细化,管理工作日益精准化,只有不断优化水利工程管理策略,才能更好地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席建强.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
[2]彭亮.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建材,2018,(1).
[3]苑长春.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