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分析 阿依尼沙汗·阿布力米提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阿依尼沙汗·阿布力米提
[导读]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的工程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
        身份证号码:6528011971****XXXX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的工程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为此,施工人员需采取有效的技术,将其应用在施工中,加强对渗漏现象的处理,完善施工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并不断研究施工的防渗技术,有效促进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渗水原因;防渗技术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施工复杂性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其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防渗技术的应用效果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安全性能等具有积极作用。想要保证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就必须合理应用防渗技术。本文分析了造成农田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并分析了防渗技术,以期为科学、有效地应用防渗技术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1农田水利工程渗水原因
        1.1生物破坏
        农田水利渠道一般经过老鼠、蚂蚁以及野鸡等动物的洞穴,这些洞穴即使在初期被合理破坏,但在渠道的使用中依旧会“卷土重来”,因此容易出现渗漏通道。在雨水较多的汛期,河道水位渐高,动物活动后的沉积物被积水冲落,造成渠道渗漏。有些洞口的结构较为密闭和坚固,渗水现象轻微,但在长时间的渗水作用下,“滴水穿石”的现象终究会出现。小型的渗漏点扩大转变为形态可观的渗透口,形成渠道漏洞,致使水利渠道内部管涌、渗漏现象严重,甚至导致渠道整体变形坍塌。
        1.2农田水利工程的结构变化
        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实际上并不简单,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技术支持,每个结构数据都需要精细计算,最终其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都存在结构临时变化的问题,这必然会给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渗水问题。
        1.3施工质量原因
        农田水利渠道的施工周期短,迫于施工进度压力,当地各级水利行政管理部门有意加快施工进程,忽视了水利渠道长度长、修筑时间长、渠道支路多的特点,最终导致施工水平和渠道质量较低。因此仅关注施工进度是不合理的,会为后期水渠使用带来安全隐患。例如渠道整体结构会出现较多空隙,主要是因为渠道分段接头位置细节处理不到位,存在连接不牢固和连接不充分的现象;渠道地基底部杂物清理不彻底(杂物一般指的是松土、杂草及腐烂的树根),渠道修筑初期的材料收集混杂,经常会在材料中发现废弃水泥编制袋、腐烂的树干等杂物,这些杂物会在渠道长期使用中继续腐烂,最终导致堤身孔洞的形成。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具体的防渗技术
        2.1土料压实防渗技术
        从我国现阶段的技术创新看,土料压实防渗技术对于农田灌溉施工中的渗漏治理效果显著,并得到大力推广。便于现场操作,无需投入过高的成本,应用优势显而易见。其所选用的材料较为普通,可以随时获取,操作步骤相对较为简便,工艺流程并不复杂,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灌溉施工中得到普遍推广。总之,要从多方面严格控制各个参数,进而满足现场的施工需求。在应用该技术前应该进行材料性能试验,必须确保其防渗标准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时才可投入使用。同时,要注意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定期安排组织培训,加强个人安全方案意识,在现场操作中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施工。
        2.2水泥砂浆防渗漏
        水泥砂浆防漏是我国农村较为常见的防渗漏方法之一。

主要形式是在浆砌块石的渠道内侧墙壁上使用混合比例为1∶2的水泥砂浆抹平渠道表面。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没有其他修筑材料,技术认知不足,再加上该防渗漏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应用广泛。由于水泥砂浆涂抹的表面应力承受能力差,收缩率高,容易出现干缩裂缝,影响整体防渗效果,降低了渠道的耐用性,其寿命普遍偏低。另外,该形式的渠道以前经常使用在农村田间菜园的灌溉中,一般距村落较近,村民特别是孩童时常脚踏其上肆意玩耍,破坏了渠道结构的稳定性。目前,村落菜园逐渐消失,再加上其各项缺点,已经较少应用该技术。
        2.3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是指在充分了解农田水利工程坝体设施应力来源的基础上,以坝体轴线为参考进行施工的一种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将砂浆和黄土的混合物灌注到水利工程的缝隙中,并使之充分混合,从而调整水利工程的应力分布,保证水利工程坝体的稳定性,以达到防渗的效果。从这种技术的施工过程不难发现,利用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时,需要考虑好坝体开裂的情况和位置,才能准确地完成施工。如果坝体开裂程度不严重,那么施工人员可通过部分灌浆技术进行处理;如果坝体开裂的情况太过严重,并且其余部分也有开裂风险,那么就需要利用全坝体灌装技术,尽最大努力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十分常见,具有突出的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漏效果。
        2.4沥青防渗施工
        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可采用沥青等材料,有效起到防渗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展开清理工作,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细小的颗粒,对整体的施工造成影响。并应当将底部压实,防止其土层中出现缝隙,导致渗漏的现象发生。在清理完成后,需在其表面洒水,确保底层的湿润,便于施工人员更好的开展有关工作。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需利用设备喷洒沥青,继而可有效形成一层薄膜,其厚度大约在6mm左右,具有不透水的功能。同时施工人员利用素土对其加强保护,防止薄膜受到外界的损坏,无法起到防水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还需利用沥青的混凝土展开工作,并将碎石以及砾石等有关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将其加热,可有效的用于施工中。在对混凝土运用中,对其保护面的厚度也有相应要求,需使其保持在12cm左右,更好的起到防护作用。
        此外,在具体的施工中,还会应用到较多的材料,例如,玻璃丝布、苇席等,可将有关材料与沥青混合使用,形成卷材。继而在防渗施工中,将卷材应用在裂缝处,并用沥青将其有效的连接,以此实现防渗的目的,避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渗水的现象。
        2.5薄型抓斗防渗墙技术
        薄型抓斗防渗墙技术是先利用薄型抓斗工具进行打孔,再利用水泥砂浆对其孔壁进行涂抹,待处理结束后向其中注入混凝土砂浆,最终得到防渗墙结构。这种施工技术一般可用在沙石土块较多的土壤中,能够起到强化结构稳定性、避免缝隙渗水等作用。
        结语
        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避免工程渗水,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形成安全隐患。为此,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中,需采用合理的防渗技术,加大对工程的防护,在各方面对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并不断完善施工作业内容,并加大对施工的重视,做好防渗策略,以此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进民.渠道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0,40(10):93-94.
        [2]梁继花.浅谈农田水利防渗功能渠道工程的维修养护[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0):121-122.
        [3]杨建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探析[J].南方农业,2020,14(11):175.
        [4]李瑶.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工程的作用[J].中华建设,2020(2):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