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 赵异璇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赵异璇
[导读] 摘要: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就在其施工数量以及规模持续扩大的基础上,社会各界人士对其施工质量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身份证号码:6224211984****XXXX
        摘要: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就在其施工数量以及规模持续扩大的基础上,社会各界人士对其施工质量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围堰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经常应用的一种形式,将其应用在实际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促使施工单位对整个操作环节加强精细化的监管,一方面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在极高的施工效率下,获取到高质量的施工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水利工程项目防水工作的顺利完成。为了能够切实发挥出水利施工围堰技术的应用价值,在接下来的文章,将对其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利施工;围堰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利用和水质环境的调节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施工环境复杂,为了促使工程项目顺利开展,需要克服技术难题与客观条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改善现场环境,为水利工程施工奠定好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国一般会采用导流及围堰技术来进行水流的疏浚、分流等工作,尤其是在大坝修建等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中,可以通过导流来改良和完善施工河道的水质环境,利用各种材料,通过各类机器相互配合进行铺设工作,搭建安全稳定的围堰来实现临时挡水作用,从而保护基坑,最终顺利完成水利工程项目,降低水利工程施工风险,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
        1水利施工围堰技术的结构形式
        1.1木桩围堰
        木桩围堰这项技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比较常用,主要是运用在一些施工深度较浅的工程当中,运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水渗透的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时间结合当地的各方面情况来设计好施工方案,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将木桩打入到基坑当中,两柱之间需要保持无缝连接。这种方式具有很好的封闭性。
        1.2混凝土围堰
        在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都会使用到混凝土,而混凝土同样也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一项基本的使用材料。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混凝土存在裂缝的现象。经过研究和调查可以发现,出现裂缝的现象主要就是由于存在温差而导致,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现象,从而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而且能够导致出现温差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天气方面的原因,在施工的时候,天气的变化也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较大温差。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温差的控制,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
        1.3不过水土石围堰
        这项技术是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当中使用最广泛的围堰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来说,这项技术应用的成本是最低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这项技术当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土石,所以施工单位会更加喜欢使用这项围堰技术来进行施工。
        2围堰施工设计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对于任何工程项目而言,安全都是其首要考量要素,故而对于围堰施工项目来说,也需要高度关注施工安全等内容。基于对围堰实施科学性的研究设计,对各个作业计划实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安全性等多方面要素,科学性的选择适宜的围堰结构方案,由此确保整个水利项目的品质。
        2.2稳定性原则
        即开展围堰施工设计期间,需要确保整个的断面的稳定效果,要把各个影响要素和约束条件等进行统筹考量,从而制定出最为合适有效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实现提增结构稳定性的诉求,保证作业效果能欧达到预期品质。


        2.3就地性原则
        于围堰施工期间等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作业原料,为确保整个作业进度及其安全性,施工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就地取材的理念,于当地就施工原料给予合适的筛选,确保原料等选择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3.1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水利围堰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围堰结构来讲,本身就是临时性的挡水结构,根本上存在的价值就是对整体项目形成保护作用,那么这就要求在进行围堰结构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促使整体施工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实用性。首先,施工人员应该秉持因地制宜的理念,确定好应用的围堰结构形式,这是接下来整体项目顺利建设,高质量完成的根基。在接下来开展浅水滩部分的建设当中,施工人员对水深程度进行调查,如果是处于1.5m之内,在水流速度较小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河床操作。该环节的操作当中,一旦发生了渗水隐患,那么此时如果在1.7m内的水深,其速度在2m/s范围之中,那么此时施工人员可以不用进行打桩操作,只需要借助周边的木材,开展处理即可;一旦水深控制在4m之内,施工人员对河床部分进行观察,当其不能很好开展打桩处理时,此时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竹子等进行围堰处理。如果施工场地生产石材,在河流流速达到3m/s以下的时候就需要应用石土围堰。
        3.2围堰施工
        对于水利工程围堰施工工作而言,本身因为涵盖了较多的操作环节,尤其是在面对施工周期较短的项目,那么必然凸显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复杂性以及特殊性。再加上不同地区有着差异性的施工环境,要想能够稳步推进接下来围堰部分的施工工作,那么施工单位除了做好前期万全的准备工作以外,还需要结合以下几方面进行处理:首先,施工人员针对已经获取到的施工现场的各项资料,加以简单整理以后,交给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人员,促使施工单位能够购买到高质量,能够作用于水利工程围堰施工的各种施工材料。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材料供应商的各种资质加以调查,当然还必须要求供应商出具产品的合格证书等报告。当完成施工材料采购以后,接下来在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后,施工单位还需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按照不同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利用次数等,做到分类整理存放,严禁施工材料质量受到威胁,影响接下来项目顺利施工的问题。
        3.3黏土填充技术
        对于黏土填充技术而言,主要就是在围堰结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能够结合提前设计好的施工方案,对整体过程进行必要的全过程监管,从收集到的信息下出发,针对项目的堤身部分,开展黏土填充处理。为了能够切实发挥出黏土填充技术的应用价值,那么施工人员就必须合理地选择填充的材料,像黏土类型的材料,在使用完第一时间内需要进行分层处理,要求施工人员从行业操作规范下出发,注意分层操作当中的厚度值,在完成填充后,还需要及时地借助专业的施工设备,实施必要的夯实操作。
        3.4水利围堰拆除与加固技术
        为了能够做好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围堰部分的施工工作,那么在施工单位完成结构施工以后,就必须融合先进的施工设备,对围堰结构实施反复的夯实操作,同时,注意观察围堰结构是否存在渗透等的现象,一旦发现,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加以处理。像围堰结构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坍塌的问题,此时施工人员可以借助沙袋等的工具,控制好坡面位移问题的发生,保护后项目皮面的基础上,也是围堰结构稳定性得以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应用导流以及围堰技术来实现水利工程的建设,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也需要切实的考虑到当地的施工情况和环境条件,选择更合适的施工方式来进行项目的施工,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去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广磊.水利水电施工中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工业c,2016,6(6):00165-00165.
        [2]张怀忠.水利水电施工中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18,9(12):147-148.
        [3]刘闹闹.浅谈水利水电施工对于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名城绘,2020,5(0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