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方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张峰
[导读] 摘要:水利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作为建设指标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上起着关键作用,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项目。
        身份证号码:6224211984****XXXX
        摘要:水利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作为建设指标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上起着关键作用,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项目。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对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监测方案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进而为从事此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方案研究
        引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工业等各行业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因此需要加大在水利水电工程上开发和投入。水利水电工程会对自然人文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其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范围较广、涉及到的人口较多,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紧密联系。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其对环境问题愈加关注与重视,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不会造成直接污染问题,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其影响区域涉及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首先,水库蓄水、库区居民迁徙、书库水文情势等条件发生变化会对库区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生物多样性、环境地质、土地利用等多方面内容。大坝下游区域的环境影响一般是源自大坝调蓄操作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水文、水生生物、湿地资源、社会经济等因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从整体上来看,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多点,其影响所维持的时间和范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2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可以制定相关措施来进行一定的控制和避免,尽可能的不产生损失或将影响降到最小程度。落实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和避免作用,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与条件。通常情况下,建造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会造成以下几个环境问题。首先,水库蓄水会淹没相当大面积的土地,进而导致耕地和可生存空间的减少,居民迁徙到新的地方会对原有环境和生态产生影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情况。如果居民安置或者补助资金不到位,还可能产生社会问题。考虑到当前我国人多地少的困境局面,水利水电工程应尽可能减少淹没所造成的损失,对淹没区域上方位置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和资源利用。其次,水库在蓄水之后存在着库岸崩塌事故隐患。多泥沙河流段在水库回水的末端区域中比较容易发生泥沙淤积问题,使得河床高度出现明显的抬升和大坝堵塞等等问题。水利水电工程会对河流的水利条件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对下游河道造成冲刷。要想控制和解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需要在上游区域展开封山育林工作,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保证水库运行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防止水库泥沙淤积。水库在完成蓄水偶可能会改变周围环境的气候条件,使得风速、湿度等出现一定的变化。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方案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水里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针对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展开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其次,结合调查结果展开环境影响预测工作,掌握详细的影响程度、范围和时间等信息。最后,对水利水电工程展开综合评价,借助专业化的方式和手段,在宏观层面上评价拟建工程的要点内容以及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变化,实现环境的有效监测。
        3.2有效监督施工现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和项目所辐射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的检测工作,其需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首先是对于工程项目取料场地的监督。

在工程材料获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生态规律,采取科学的采料手段,防止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其次,库岸周边生态环境的监督。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物质处理进行检查和监督,避免出现随意丢弃的情况,同时查看生态恢复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使用先进降噪技术起到噪音控制作用,将噪音污染减小到最下范围内。最后,河流周边生态环境。针对施工废弃污水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掌握其对河流上下游水域的影响情况,并实施相应的水域监测方案,确保水质始终符合安全标准和要求。
        3.3防止空气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扬尘以及机械设备运行排放的尾气都会对当地的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施工企业需要针对此现象落实合理的控制措施,尽可能的减轻或避免对空气环境的影响。针对爆破作业产生大的粉尘,通常是利用湿法作业或洒水措施来减少降尘。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做好设备运行动态的检查以及保养维护工作,确保其具备高效的除尘性能,及时处理陈旧的施工设备,参与施工的各车辆需要安装尾气净化器,使其满足相应的环保要求。
        3.4防止水质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污水主要有砂石加工废水、基坑泥水等,在排放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处理,避免生态环境及动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废水排放区域建立完善的沉淀净化池,引导混凝土拌合废水经过沉淀池并检查水质达标后排放到室外。建立水沟集中收集含油废水,在完成沉淀和除油两项处理工作后,排入原理河流与农田等有人口流动的区域。在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应建造专门的收集池,并且需要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从地下管道排出。
        3.5防止水土流失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征地、土方开挖、废渣堆放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地的地质地貌和地表植被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土体的固土能力,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水利水单工程建设企业需要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后期维护等环节中采取合理的方案和措施。工程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减少地貌和代表着植被的破坏。在施工阶段可以结合相应区域修建挡排水工程,同时做好占地调整工作。在施工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应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向结合的方式,对水土流失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工程后期维护工作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周围生态环境水土流失防治重要内容,工程建设企业应提高对其重视程度,根据工程实际制定并落实种草与护坡造林措施,维持好正常的生态环境。
        3.6施工地带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
        在完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后,应对工程影响到的区域植被和生态环境展开恢复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对象主要有取料场、平底、边坡和景观等内容。在对边坡展开恢复作业的时候,工作人员应对周围景观对称性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确保边坡和景观能够保持良好的衬托效果。在取料场恢复工作中,环境监测人员应做好取土场的检查工作,为后续的恢复工作提供可科学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生态环境的内容比较多,并且作为一项能欧覆盖较大范围的水资源开发项目,可以灌溉、发电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其缺点也是较为明显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建设企业应针对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合理的方案和计划,对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蔺秋生,黄莉.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J].
        水利电力科技,2007,33(1).
        [2]吴金川,王梦帆,杨慧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与施工环境保护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5):106-107.
        [3]孙绪涛,薛文博.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运行期的环境监测与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2):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