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李燕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燕
[导读] 摘要:农业是农村赖以发展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山东省禹城市农业项目开发中心  山东禹城  251200
        摘要:农业是农村赖以发展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功能,在传统发展理念下,农田水利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极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工程管理措施,以期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应用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以及技术要点
        1.1微灌技术
        微灌就是根据当地农田灌溉周期以及农作物生长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控制灌溉强度的过程中向农作物根部周围进行小定额灌水。灌溉时间较短、灌溉精准度高、用水量较少等都是微灌技术应用中呈现的优势特点,从源头上解决地区农田灌溉中水资源使用程度不高的问题,满足当前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标准要求。针对地区农作物灌溉呈现的问题以及农田灌溉条件、已有的灌溉设施,把握微灌技术要点的同时优化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从当地农田灌溉区域实际出发,标准化安装通水管道、微灌系统、滴水设备,高效灌溉农田的同时将灌溉、施肥有机结合。针对通水管道的整体性能、运行特征以及农作物微灌要求,进行针对性防漏处理的同时避免农田灌溉中水资源大量流失。
        1.2滴灌技术
        滴灌就是借助农业管道灌溉系统、加压系统,以水滴的形式,灌溉农作物的根系,不会对土壤产生较大的破坏,保护土壤的同时满足农作物生长要求,深度衔接农田灌溉、农作物施肥两大环节。滴灌技术类型并不单一,比如,固定式地面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在地区农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细化探究水资源分布状况以及高效节水灌溉要求标准、滴灌技术流程,科学应用滴灌技术的同时设置滴灌系统设备,在控制用水量、水流速度等的基础上满足当地各类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灌溉要求。
        1.3局部灌溉技术和喷灌技术
        局部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在当前地区农业生产中是比较常见的。较广的应用范围、灌溉管道铺设成本不高、灌溉以及节水效果高等都是局部灌溉技术应用中呈现的优势。喷灌是根据地区耕地情况,在管道上合理设计喷头,科学铺设大小规格适中的管道,在水泵加压、耕地自然落差等作用下,向农作物喷洒适量的小水滴,提高农作物灌溉的均匀性以及节水性,满足农作物大面积种植中灌溉需求。在对比、探究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优势特点、适用性、节水效果等,科学运用局部灌溉技术、喷灌技术,高效管控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同时提升农田灌溉技术水平。
        1.4渠道防渗技术和低压管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不同于喷灌、滴灌等技术,围绕渠道防渗技术要点,精细化施工的同时对地区输水渠道进行针对性防渗处理,比如,将压实、抹光等手段结合,增强输水渠道建设位置土壤的紧密性;运用高质量的相关材料,标准化处理渠道建设位置的土壤,渠道施工中浇灌适量的混凝土,提高输水渠道的防渗效果,防止使用中渗漏问题不断发生。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面临的困难
        2.1现代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标准有待完善
        设计是现代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农田水利项目施工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持续深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质量与技术要求、建设任务等有了新变化,建设范围持续扩大,需要合理调整设计标准。在多方面因素制约下,应用到现代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设计标准不规范、不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导致农田水利项目图纸设计中出现各类问题,影响项目设计整体质量以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
        2.2受传统农业漫灌思想影响,现代农田水利理念落实不到位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深化发展的结果。

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由于受到传统农业漫灌思想影响,高效、节水等现代灌溉理念在地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落实不到位,仍然采用传统单一、滞后的灌溉理念,不符合现代农田水利建设技术要求,导致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出现隐患问题,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地区农田灌溉技术水平。
        2.3农业产业调整和现行的水利设施不匹配
        随着时代以及国家持续发展,农业产业调整势在必行,和其他产业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农田水利设施。水利设施是现代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元素,现阶段农业改革持续深入,产业调整不断推进,由于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生产、推广等力度不够,现行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产业调整不匹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2.4缺乏现代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能力
        就现代农田水利工程而言,管理和设计、施工同等重要。现代农田水利工程对管理人才的知识层次、思维能力、综合素质都有特别高的要求,但某些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体系有待完善,缺乏现代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能力,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问题处理不科学、不及时,导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故障问题、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效益。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困难的应对建议
        3.1大力支持,重视技术研发和革新,农业产业调整和现行水利设施匹配
        针对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以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从政策、资金、人才等角度出发,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力度,在科学推行、灵活应用等过程中,转变农业从业人员、地区农民群众的传统思想,深化认识各类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重视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3.2重视实地勘察,优化设计标准,落实现代农田水利理念
        实地勘察、科学设计都是现阶段地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成效。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做好实地考察工作,应用现代勘察技术设备的同时系统调查地区水资源、农作物种植状况、土壤性质、灌溉情况等。以实地勘察结果为导向,围绕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产量、品质等,深入探究现阶段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比如,微灌、喷灌、滴灌,在具体分析问题、整体规划的过程中优化制定的地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标准,满足节水灌溉项目施工技术要求。
        3.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监管,提高现代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能力
        监管是有效应用灌溉技术的重要手段,细化把握地区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技术要点以及管理内容,优化节水灌溉项目施工整个过程,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在动态监督、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发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用的同时促使地区农田灌溉效率、水资源使用率得到最大化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现阶段地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当前地区农田灌溉要求以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的应用状况,围绕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新要求,探索农田灌溉新思路的同时深化剖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点,在应用、管理、创新等过程中高效控制地区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在技术保障基础上最大化提升农田灌溉的有效性、节水性以及经济性,促使地区农业更好地朝着现代化、规模化、持续化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武星.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2):48-49.
        [2]乔秀梅,陈宇,牟善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9(33):315.
        [3]杨建奇.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9(20):69-70.
        [4]张丹烨,狄欣.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11):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