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海南海口 570208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农业需要转型升级。对农业发展来说,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十分必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作为大型建设项目,耗时长,对技术要求高,要做好农田水利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施工单位的联动配合。文章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为出发点,根据实践情况发现农田水利建设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给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现状;水利建设工程
总体说来,农田水利就是指以农业增产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就是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有效的农田水利措施,进而调节和改善农田的水分状况和地区的水利条件,从而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促使生态环境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最终使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农田水利与农业的发展很密切的关系,农业生产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成败。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农田水利的特点就是专门为农业发展而服务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业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益差,导致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财务效益不高。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对于实现新型的农业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1]。
一、农田水利管理现状分析
1、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提高农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所在,但由于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农民对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并不高。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农民群众没有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看成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工作,水利工程所能够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没有认识到位,这就使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存在一定的惰性,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功能并不熟知,想要让他们管理水利工程项目是很难的一件事。而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且没有深入到农民群众的思想中,管理体制上存在巨大弊端[2]。
2、农田水利设施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时间大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间,服役的时间已有几十年了,而在当时那个年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很多的设施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良好的维护和维修,这就导致很多的农田水利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退化现象,在洪涝干旱季节就会更为突出,这主要因为水利设施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健全,拦蓄防洪的能力较为缺乏,这样如果出现了洪涝干旱等情况,使农民群众遭受的损失是巨大的。
3、资金问题引发的设备老化
我国虽然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农田水利工程,但大部分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是靠农民投入的资金、人力得以建立与维持管理,所以就会在质量上没有科学的保障,所建设的水利工程在设备的配备上也比较落后,建设的标准化也没有采用科学的依据作为指导,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也是较为落后,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就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差、经济效益低,难以实现高效的运作[3]。
4、农田水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就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局面来看,存在管理力度薄弱、管理之后的现象。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方面是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管理力度不到位,对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没有进行妥善的管理,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整体上管理的都是属于企业的责任,众所周知,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在实际的经营生产中,企业的管理部门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在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没有做到位,对于在农业生产中随意浪费水的现象没有进行及时的制止,结果造成可利用水的大量浪费,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给水利工程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这也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的有效发展。
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优化措施
在现有的文献中,大部分研究者在关注农田水利建设的困境的同时,也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多对策建议,为政府规范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为下一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政府要建立长期效的管理机制
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问题的解决首先要确定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主体。由于农田水利是准公共产品,具有公益性、流动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已毋庸置疑;而农民作为农田水利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因此是农田水利的基层参与者,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综观现有文献和现行的中央政策,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建立起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介入与组织为主导,并借以激活乡村基层组织体系,发挥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性的长效组织机制。
2、拓展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渠道
由于现在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除了政府方面要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大,农田水利建设部门也应该自己拓展融资渠道,从多方面解决资金问题,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实施。尤其是相关财政部门、水利部门以及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应做好资金整合工作,保证资金的稳定投入与科学使用。
此外,在政府方面,也应该为农业发展预留一些资金,而不是完全投入于商业、教育、医疗等其他方面,需要做到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做到农业发展与其他发展齐步共进。
3、建立健全相关资金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经费需要经过严格的管理审核之后才能使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能避免一些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对每笔资金的流动和归属都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相关审计部门也要做好审计工作,保证其资金的运转流通都符合相关规定,保证合理合法地使用。同时,监督部门也要做好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做好资金的使用,可以保证农田水利各项工程步骤落实到位,避免出现一些偷工减料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也会避免因为资金不足而延长工期、工程完成度低的问题。做好资金的管理和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强水利设施更新维护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想要得到顺利发展,水利设施是基础条件之一。而传统的水利工作并没有重视关于设备的维护,如果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对其进行维护的,而这样做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出现设备老化的问题,也就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也就无法满足。这就需要加强水利设备的管理,配备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对于设备的维护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
日常的工作中,要从具体的要求出发,来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如果发现了问题,按照规定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以防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同时,还要制定好设备的更新计划,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就要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规划,运行一段时间后要进行相应的检修,如果超过使用年限就要及时废弃,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决不可留在农田水利工程中。
结束语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力手段,是“强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重要工程,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厍景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 (24):73-74.
[2]李红臣.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1):116-117.
[3]赵玉梅.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J].新农业,2020 (2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