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应对方法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国祥
[导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
        调兵山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  1127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越来越重视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推进作用。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降低水旱灾害,提高农业抗灾防灾能力,实现农业稳产丰收。然而,在农田水利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建设实施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应有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南北地区气温水文环境差异较大,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故而,在南方地区,每到梅雨季节较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北方则相反,容易发生干旱,这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就农业生产而言,水利工程主要是通过农田灌溉、排涝等水利工程的实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提高农田灌溉排涝保证率,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出于某些原因,现阶段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1.1提高粮食产量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为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也只有解决了民生问题,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农业生产,又要重视与农业有关的各种基础建设,继而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1]。
        1.2提高灌排效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生产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农业发展来说,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农业灌溉排涝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预防旱涝灾害,解决传统农业依赖天气吃饭的问题,还能够实现丰水季节储存余水、旱季放水的调水目的。另一方面,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稳产丰收,保证粮食粮食安全。
        1.3提高水资源安全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保障水资源的安全使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近些年来水污染情况逐渐加重,社会各行各业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水多水少问题日趋尖锐。而农业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大,从而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因此,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现象,缓解社会需水矛盾,增加水资源的安全性[2]。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暴露的问题
        2.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众多,并且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时间比较长,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一些乡村地方,政府部门对这些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水利建设资金,但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管理尚未达到行业标准要求。例如在施工时,一些部门和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管理中也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管理理念。从而造成建设管理标准不达标,薄弱的管理意识限制了农村水利项目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乏科学性
        毫无疑问,从政府部门对于农村水利项目的投入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村水利项目的注重程度是非常高的,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更加注重工程的质量和实用性。对于用水相对匮乏的地区,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在帮助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伟大的贡献[3]。但如果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我国对于水利建设的监管仍有很多不足。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比较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多由当地政府水利部门投资修建,在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方面较模糊,因此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使得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无人管护或管护不善,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导致水利项目发展存在局限性和制约性。为此,需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措施,探讨将科技融入到现行管理模式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减少和避免政府财政资源浪费。


        2.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职能不明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农业也进入了现代发展阶段。为了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持续完善农村水利项目的管理制度。从实际的情况我们能发现,目前农村水利项目的管理方式处在一个相对模糊不明确状态。很多的地方仍然不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而只是一味的抄袭、生搬硬套其它地方的管理手段,这种做法不仅制约了农村水利项目的创新和进步,也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农村水利项目长效运行和效益发挥。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而言,因缺乏相应的责权明确的管理制度,导致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不到位,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使用管理质量比较差。此外,许多人普遍认为农田水利工程属于集体所有,因此在使用期间不加爱护,致使农田水利工程的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应对措施
        3.1提高管理人员意识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不仅要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还要加强从政府水利部门到农村受益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为了增强当地人民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保护意识,政府及水利业务部门需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意识。
        3.2明确工程产权主体
        在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必须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是由国家投资建设而成的,农田水利工程归国家所有,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由农民或农民集资建设而成的,其产权归村民或集体所有,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与养护由村民或村民集体负责。只有建立了产权主体明晰的产权制度,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杜绝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失的现象。
        3.3加大工程管理力度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期间,需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发挥收益群众的主动性。应该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坚持“权责一致、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承担”的方针[4]。依照项目的大小与效益多少进行分类,从而制定项目管理模式。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还应该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引导广大收益农户投身到项目管理之中去,发挥收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证明,唯有百姓都认同水利建设,才能促进农村水利项目的发展。与此同时,各部门之间应沟通合作,共同治理,从而确保监管工作有效实施。
        3.4加强资金投入管理
        在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如果投入的资金不够不到位,必然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出现建设质量标准不高的问题。因此项目建设的管理者应注意加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水平,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投资。尤其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地区,需要将其作为主要的投资重点,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符合农业生产对灌溉排涝需求,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运行管理期间,还需要全面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也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小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它不仅可以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而且还可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政府应加强推广宣传引导,让当地农民都能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稳产丰收。
        参考文献
        [1]李京江.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8,16(04):205+207.
        [2]刘伟君.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农家参谋,2019(16):188+288.
        [3]吕建.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应对方案[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2):0-21.
        [4]徐凤伟.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居舍,2020(02):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