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大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质量的影响较大,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影响到人民生活的舒适度,必须引起重视。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材料与设备的进场质量关,实行样板制度,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安装质量控制,确保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1.1重视程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一些施工单位对于主体工程过于重视,并没有对给排水工程也予以高度重视。同时,一些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过于注重施工经验的融合,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升,这会增加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和工程后期管理的难度。
1.2施工的计划性缺失
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度有待提升,施工人员并没有严格遵循施工计划,也没有对孔洞位置进行准确预留,从而造成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也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在施工后期阶段中,补救措施比较适用,如在主体建筑结构中,对诸多新的孔洞进行开凿,不仅造成了诸多人力和资源的浪费,而且也造成工程后期施工进度始终停滞不前,加剧了主体建筑结构破坏现象的发生,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1.3监管力度比较薄弱
当前,一些监理单位只重视建筑质量和外观等方面,对于给排水工程的细节问题没有做到细致考虑,再加上监理部门缺少专业性技术人员,不利于更好地发挥监理作用。同时,施工单位对于给排水施工质量的重视意识比较淡薄,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认真做好给水管道安装环节工作
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使住户用水质量得以保证,相关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做好给水管道安装环节工作。对此,相关人员应该明确建筑给水管道的构成要素。即:引水管道、水平主管道、立管分管道,以及水表节点。当代社会,建筑工程给水管道主要安装在建筑墙面、地面两个位置。各建设单位通常将其称为明敷、暗敷敷设施工技术。
2.1.1明敷敷设技术分析
施工人员在展开给水管道明敷设环节工作期间,应该确保其给水质量与整体美观性。这部分给水管道施工工作,多数在建筑墙面区域展开。施工人员在敷设期间,应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管道位置。该设计环节工作的顺利展开,使给水管道建设材料的应用率明显提升,且能够保证用户正常用水。
2.1.2暗敷敷设技术分析
暗敷敷设技术多数被施工人员应用于建筑地面区域。为保证相关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美观性,各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通常会对其进行一定遮蔽处理。为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使给水管道不会在后续施工中受到损坏,相关人员在安装建筑给水管道时,应该明确做出各项标志。相关施工人员应该按照标志施工标准开展工作,以便其他人员正确获知相关信息。施工人员应认真对待建筑给水管道安装环节工作,并认真做好管道质量检验相关工作,使安装质量得以有效控制。施工人员错误选择管道连接技术,或对相关管道进行加热处理,均将影响建筑给水管道的安装质量。另外,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给水管道的供水质量,相关人员在完成安装环节工作后,还应该对其阀门、管口等位置,进行有效处理。在整个给水管道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应该全面做好施工记录相关工作。对于给水管道安装期间较容易出现的突发问题,相关人员也应该按照给水管道应急要求开展工作。具体为:工作人员应该对给水管道管口位置进行合理处理,以免因暂停施工而污染管道的整体环境。
同时,做好安全排查相关工作,使给水管道施工工作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2.2认真做好给水管道测压环节工作
为保证建筑给水管道的运转质量,相关建设单位在完成给水管道安装环节工作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测压处理。该环节工作主要针对建筑内给水管道以及对应的管道阀门,开展工作。工作人员在测试期间,需要实时记录数据,并认真分析给水管道的实时测压数据是否与国家相关标准相符合。一旦发现某区域给水管道或阀门等配件的安装情况与国家设计标准不相符,应该立刻给予更换,并重新测压。为保证建筑给水管道测压环节工作的质量,相关人员应该认真按照给水管道测压工作标准,开展工作。具体为:测压人员应该在实际测压前,将建筑内的给水管道全部关闭。其次,由下至上地对给水管道进行注水处理。期间相关人员应该确保给水管道内无空气,以免影响测压结果。经实践发现,测压人员从高处展开管道排气环节工作,排气效果往往更加理想。为保证测压环节工作的质量,相关人员还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几套有效的应对方案。该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使建筑给水管道在出现渗水等问题时,及时得到有效处理,以免影响整体管道的运行质量。在完成上述环节工作后,相关人员还应该对建筑给水管道加以烘干,使其能够以良好状态迎接后续环节工作。
2.3认真对待排水管道安装后期的测试环节工作
建筑排水管道安装环节工作较为复杂。工作人员在完成整个建筑的排水管道安装工作后,仍然需要谨慎对待其后期质检、测试等环节工作。比如,工作人员需要在安装工作完成后,对排水管道的主干管道、以及水平方向的干管道展开合理的“通球测试”相关工作。测试期间,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测试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辅助器材进行测试。工作人员在对室内排水管道的立管管道、干管道进行测试时,通常使用大于或等于管道直径三分之二的球体,进行相关测试工作。测试期间,为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准性,对球体材质也有明确要求。通常使用橡胶材质、木材材质的球体展开测试。测试期间,为保证相关排水管道“通球测试”环节工作的质量,避免球体堵塞等问题发生,相关人员可以使用足够长的线,穿透整个立管管道,并将其系紧来辅助测试。在此基础上,测试人员由上至下地将球状物体掷入其中,能够有效检测相关排水管道的通畅性。如果是检测干管管道的通畅情况,则应该在初始位置掷入球体,随后向相关管道注水。如果球体能够顺利流出,则证明该排水管道的通畅性较为良好。测试期间,建议相关单位反复开展测试工作,以保证建筑排水管道的通畅性。
2.4认真做好卫生间清洁用具安装环节工作
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期间,较容易出现渗水问题。其中卫生间区域渗水问题发生概率较高。对此,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做好卫生间清洁用具安装环节工作,并认真按照相关标准展开地漏等部分的施工操作。具体为:施工人员应该明确卫生间区域中,哪个位置更容易出现渗水问题。对于问题高发区域,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做好弥补、整改工作,以保证用水质量、居住质量。卫生间清洁用具的有效安装,离不开加固工作的有效配合。对此,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做好洁具安装工作,还应该认真检查建筑给排水管道各个接口处的衔接质量。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管道部分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质量。给、排水管道施工工作的高效展开,不仅能够使各建筑工程项目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得以正常运行,还有助于建筑建设领域的长久发展。受现实因素影响,我国建筑给排水管道相关施工技术尚不完善。对此,研究人员应该对国内现有技术进行细致分析,使其能够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期间实现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鹏飞.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9(35):17-18.
[2]李东祥.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46+149.
[3]周红庆.建筑安装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34):58.
[4]李庆.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9(1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