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港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城市雨水、污水及生活用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求。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诸多相关领域人员的青睐,并且对市政道路给排水项目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排水设计;应用分析
1 引言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政工程逐步成为了重点性项目,特别是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的道路建设均沿着硬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城市的排水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习惯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市政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关乎城市居民的用水质量。目前市政给排水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采取措施改进市政给排水设计。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
2 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意义
从海绵城市的具体功能和运行特点上来看,其往往和市政给排水系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对于市政给排水系统的优化运用意义重大,其中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可以更好优化给排水功能,促使给排水系统可以更好服务于城市发展。从当前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构建中来看,往往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给水管道以及排水管道的构建,对于人工给排水系统和自然给排水系统的结合要求更高。为了进一步优化运用自然给排水系统,注重海绵城市理念的践行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海绵城市的构建就涉及到了大量的自然因素运用,尤其是对于一些下沉式绿地或者是其他园林项目,都可以在给排水中发挥理想作用,明显提升给排水系统运行功能。
其次,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可以更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在当前我国很多城市运行中,内涝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遭遇降雨较为集中的时间,更是会出现严重内涝灾害。从城市内涝问题的形成机制中来看,排水系统无法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关键原因,如此也就需要重点加大对于排水系统的优化构建,该方面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伴随着海绵城市中一些强力蓄水设施发挥作用,在城市遭遇强降雨时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水资源处理能力,如此也就不容易发生内涝灾害,排水以及净水效果都比较理想。
最后,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还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当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规避水资源浪费,也成为市政给排水系统构建的关键着眼点。基于该方面诉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因为其存在强大的蓄水以及净水功能,如此也就可以在城市缺水时及时供给,缓解市政给水面临的较大压力,同时达到较强水资源利用率提升效益,有助于绿色环保。
3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环境气象比较复杂
在城市化视域内,市政道路是重点工程项目,而给排水是支撑道路结构稳定性和保障使用寿命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际开展工程设计时,因为气象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降雨量增加或者发生洪涝灾害,而严重阻碍排水功能正常发挥。同时,在具体开展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未能做好周边环境的检测工作,导致所设计的工程方案与实际标准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
3.2 降水利用率低
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雨水资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仅影响排水功能,同时也是给水资源储备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开展给排水系统实际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对雨水资源开发缺乏重视,未能规范设计循环生态系统,在雨水净化、储蓄方面的系统开发不到位,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针对目前在水资源系统给排水功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市政单位需要加强重视度,积极开发全新的设计理念。
4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4.1路基排水设计
在进行路基排水设计过程中,首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路基排水进行设计,为此需要市政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勘察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水结构的全面设计。其中路基最大的功能就是透水性,一般通过碾压与晾晒对地基进行通透,以此最大程度上提升路基通透性。若土质相对较软,可以通过堆载预压方法达到一定的目的;若土质较干,需要增大排水沟,以此提升其储水功能,从而对土壤中的含水量进行有效的增加,有效保证水循环系统质量的全面提升。
4.2结构内部排水设计
路面宽度与路面排水结构设计有较大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排水效果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中路面宽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进行改变,因此需要市政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水系统的针对性设计,以此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此外,若路面较宽,应在路面两边进行雨水口的设计,以此减少雨水在地面的停留时间,并且还能够在路两面进行集水井口的设计,为排水速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够降低对路面的不利冲击。除此之外,市政部门还应对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积极性措施,首先提高混凝土材质,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裂缝的发生,并且可使排水面积进行扩大,以此将路面雨水引入到路两旁,最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对路面的冲击。还需要对路面结构进行有效的设计,设计人员应对现场进行勘测,对路面坡度进行有效计算,从而提高排水系统工作效率,对排水系统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城市化较好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4.3绿化带排水设计
绿化带排水设计主要是采用植物对土壤进行有效的调节,主要是因对土壤进行植物绿化,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有效促进土壤肥沃,是自然调节的作用,不需要通过人工来完成,也能做到对雨水进行有效的疏散。为此,市政部门需要重视绿化带排水设计,不但能够为净化城市空气,而且为城市增添绿叶,对城市化较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进行绿化带排水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其与路面分开,以此最大程度上使绿化带损伤情况降至最低。
4.4人行道设计
对于人行道的设计,一般采用的是硬质路面,通透性相对较低,导致雨水在路面中大量聚集,若遇到寒冷天气还会出现结冰的冰块,这在较大程度上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通过海绵城市理论对路面进行设计,能够较好提高路面通透性,为雨水及时疏通提供助力,使雨水进入地下,以此保证水循环。此外,车行道在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难长期维修,在此基础上应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地标下铺设非透水性材料,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降低雨水对其的冲刷,降低对路基的损害,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的质量,为我国城市化全面建没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海绵城市是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在环保、节能等方面所呈现的支撑功能比较突出。在市政道路工程领域,给排水是重要的系统,为保证其功能发挥正常,增强道路整体稳定性,市政单位需要积极转变设计理念,践行海绵城市理念,针对人、车行道、路基、绿化带等设施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在今后的市政给排水设计发展领域,市政单位需要在海绵城市的思想支撑下,加强设计工作的深入研究,积极落实创新举措,从而保证系统设计更加规范、合理,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雷雨润.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南方农机,2019(5):252.
[2]童立.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用探究[J].城市建筑,2019(5):155~156.
[3]刘守敬.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1):1~2.
[4]宋旭升,王辉霞.“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7):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