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30519760624XXXX
摘要:建设周期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情况容易与投标文件及合同内容发生一定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将进行工程变更。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工程变更,但所有工程变更都会导致原始设计变更,对专案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重视项目变更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关键词: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养护策略
引言
在城市化逐渐加快的趋势下,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不但有效的优化了城市环境,同时对城市居民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全面规划建设方案,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设计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同时要做好苗木运输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提高城市绿化质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 市政道路绿化的作用及意义
作为城市的血管,道路通常建设在建筑中央,交通运输是其主要功能。街道绿化就是将街道布景通过平台式整合,使之与绿化带形成一个整体,改变以往街道布景单调的形象,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现代化城市。通常在城镇、市区或者居民区修建的道路,统称为市政道,其与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园林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布局设计、时令盆栽、艺术表现等方式形成的景观,具备观赏性与艺术价值。道路绿化包括路径安插、层次构造以及土壤表层铺装等步骤,也属于园林建设领域。道路构造是园林建设重要的一部分,或曲折蜿蜒的小径、或笔直深邃的大道等都是园林艺术价值的一种体现。作为园林景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路径有着构架园林景点、指引道路、优化空间结构的作用。如同人体血管,将园林各个景点合理科学地连接为一个整体,起到对园林布局的规划作用。因此,园林建设是否合格与道路布局有着直接的关系。
2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
2.1清理施工现场,做好准备工作
制定施工方案前要依据施工场地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保证道路绿化建设工程能够合理有效进行。铺设植被之前,应提前做好区域卫生清理工作,保持施工场地的清洁与平整。实施市政道路绿化建设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花费,做到物美价廉; 道路绿化选取植被应结合道路景观特点及功能需求进行综合考虑,选取适当的植被进行栽培。
2.2依据绿化植被要求进行养护
栽培绿化植被的最佳季节为春秋两季,落叶类植物通常适宜在秋季或者3 月中旬栽种,3月中旬是栽种耐寒能力较差植被的最佳时机。长青类植物在秋冬两季会停止生长,因此,栽种的最好时机是在其春季发芽前,也就是秋季,所以常绿阔叶类植被的栽种季节应选择在秋季。土壤与环境等因素会对绿化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土壤的厚度要符合植被的生长要求,至少达到植被根系的长度; 栽种植被的土壤养料能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没有垃圾污染等问题。根据当地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植被,通过改良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其蓄肥保水能力,增强土壤透气性,使其能够茁壮健康成长。为了提高栽种植物的存活率,在保持树木原本形态的基础上应进行合理的修剪,减少树木体内水分的蒸发量,增大树木适应能力。
2.3 做好植物移栽后工作
植被进行栽种后很容易折断,因此,要在植被躯干绑覆草绳,树立架杆固定植物,增强其抵御外力的能力。为了提高栽培植被存活率,在夏季清晨或者冬季傍晚时要对其进行灌溉喷洒农药等工作; 雨季时要做好防涝工作,在其周边挖好排水沟,及时将积水排除绿化带; 入冬后则做好植被的防寒工作。
2.4注重土质的检测和土壤的改良
绿化园林中的植物数量庞大且品种各异。作为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的状况决定着植物的生长情况,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土壤质量的监管,确保园林区的土壤能够为植被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管理人员通过土壤成分的测定工作,对土壤的品质状况有所了解,根据土壤的品质选择适宜生长的植被。
土壤测定工作中,土壤酸碱度、EC 值及有机成分含量是技术人员首先要掌握的。土壤酸碱度的合理范围应控制在83 以内,EC 值控制在0. 12 ~ 0. 5 ms /c,平均1kg 土壤的有机含量应为10 kg。另外,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对土壤进行翻新工作,并结合施肥等方式,使土壤状况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3强化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
3.1 施工合理,规划科学
在道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开展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科学合理的规划养护工作,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划进行合理的施工。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是有其复杂性的,施工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位置和作用进行有区别的施工。比如在环岛道路地带,规划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该考虑到环岛的作用,选择通透性比较高的绿化植被,在种植植被时行间距还不能太近。道路的分化带则与环岛道路绿化不同,植被高度的选择不宜太高也不能太低,否则会让驾驶人员产生眩晕的感觉。总之要合理规划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
3.2重视土壤改良确保生长环境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成分,土壤条件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同土壤条件具有的酸碱性和肥力也各部相同。所以,要全面检测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明确土壤的酸碱度。再根据具体情况对土壤条件进行改良,从而确保土壤和植物生长需求相匹配。当某一区域的土地检测之后土壤条件呈现偏酸性的情况下,该区域的土壤适合种植偏碱性的苗木。就需要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等方式改良土壤环境,确保碱性苗木的健康成长。
3.3 根据植物特性加强绿化管理
道路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路段选择不同的植被,与此同时,其对应的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道路绿化带中的植被是需要发挥防风固沙作用的,为此在修剪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修剪太狠。由于植被的枝叶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如果被大量减掉,其表皮容易直接与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接触导致感染。因此,在对其进行修剪过程中要保持通风性和观赏性。再如不同的植被所需要的肥量是不同的,在进行植被施肥过程中要做到区别管理。与此同时,不同生长周期植被对肥的种类选择也是不同的,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
3.4 做好植被监测工作
在道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植被的监测问题,当植被发生问题时要立刻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得损失最小化。目前很多城市都开始尝试用定期检测的方法来解决监测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城管以及交警的工作性质来进行合作,只有所有部门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达到对绿化植被进行监测的目的。
3.5 持续供肥,预防病虫害
对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工作中植被的施肥工作要有针对性,例如,我国目前道路绿化通常使用地被类植物,对此需要根据这类植物的特点以及道路环境和土壤质量进行针对性的施肥。与此同时,绿化植物的病虫害管理也应该受到重视,养护人需要加强对植被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养护人员就需要立刻找到解决办法,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由于物质条件的充分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优雅的生活条件可以充分达到人们的精神要求。同时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国政府部门在开展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来.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J].现代园艺,2019,42( 6) : 172-173.
[2]杨裕丰.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分析[J].现代物业,2018,17( 11) : 191.
[3]袁吉刚.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J].科技风,2018,31( 15) : 117.
[4] 黎建业.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养护施工与管理对策分析[J]. 居舍,2018(28):10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