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 1高锋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1高锋 2邱光伟 3刘春作 4魏冬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输电线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地形也越来越复杂,使得运行维护中的危险性不断增加。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曲靖供电局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要:随着我国输电线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地形也越来越复杂,使得运行维护中的危险性不断增加。因此相关部门提高了对输电线路运行有关安全性的要求,不仅加大了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工作压力,而且其也成为电力企业工作的重点。对此,本文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科学详细的分析了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相关需求,阐述了有关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旨在供相关部门在应用的过程中参考学习。
        关键词:输电线路维护;智能化;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针对输电线路的运维是电力公司工作当中的重点之一,输电线路能不能安全可靠运行,深刻影响供电可靠性,以及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浪潮下,云物大智移五大技术的支撑下,输电线路运维正在走智能化的道路。现有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主要是人力巡视和技术监控相结合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说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维重点是突出前端实时感知,后台电力公司可以无人值守,那么云物大智移五大技术就是关键性的技术手段。
        一、智能化运行维护输电线路的动因分析
        对输电线路开展智能化运行维护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在电力行业和输电线路发展的内在动因驱动下进行的。首先,安全性和稳定性因素。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电力的稳定、持续供应,还关系到人员和财产安全。输电线路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其极易受到干扰和破坏,而主要依靠人工巡查的方式对输电线路进行维护的传统方法效率低、效果差,因此必须采用全新的、智能化的方法对线路进行维护。其次,经济性因素。输电线路运行的经济性因素也促使实施智能化维护。在传统的维护方法下,输电线路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输电过程中电量损耗大、输电成本高。在智能化的维护方法下,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在综合分析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完善线路功能、提高线路运行效率,输电线路整体电量损耗减少、输电成本降低。最后,环保因素。当前重视和实施的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也促使输电线路由原有粗犷式的建设、运行模式向智能化的建设、运行模式转变。对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化建设、运行和维护,能够优化线路的整体设计,减少线路对土地、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符合环保发展理念和要求。
        二、当前引发输电线路出现问题的因素
        1.人为作用输电线路出现问题的一部因素来源于人们的行为因素,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损坏,人们对于输电线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损坏,会对线路的运行带来麻烦甚至使整个线路无法正常运行另一种是故意非法损坏,一些人为了牟取利益,不择手段,偷盗输电线路的相关设备。
        2.自然作用自然因素主要是因天气的变化,温度过高与过低都会对输电线路带来危害,暴雨、台风、大雪等恶劣的天气非常容易导致输电线路的损坏这些自然因素中,雷击导致的线路出现的问题是最为严重,雷击天气会导致线路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大面积运行瘫痪所以,工作人员要加强输电线路防雷击的作用。
        3.社会作用因社会因素导致的输电线路无法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地势或者是地貌的原因,输电线路无法横穿这一片区域,又或者是当地的一些特殊的自然情况或者是地势情况导致输电线路不能够直接横穿这一片区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输电线路的路径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实现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的关键点
        对于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化管理。

通过将线路运行过程中数据进行采集、自动交换与处理,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卫星技术执行交互终端与线路信息的采集、处理单位之间的信息,能够使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功能得到全面完善,使得输电线路自动化运行与故障处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并有利于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各项功能得以实现。
        1.卫星网络通信技术
        与传统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工作相比,智能化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系统具有更科学合理的设计,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以电力系统中数据交换和收集系统构建模式为前提,对此模式进行创新,其将卫星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到输电线路的数据收集以及管理工作中,来构造出能够满足远距离数据传输以及指令传达等要求的远程网络系统。该技术主要负责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中对空间数据进行定位以及交换工作,以这些功能来在各个元件以及单元的终端之间建立一个具有全面性以及可靠性的信息交换以及指令传达网络。目前,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有关网络通信技术在工程应用方面的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了信息平台的构建。
        2.智能故障诊断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技术采用的是切断与隔离部分线路的办法以查找故障位置。随着输电线路发展的日趋复杂化,这种故障诊断方法的连锁影响大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故障诊断技术。智能故障诊断技术通过对故障信号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实现对故障的诊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弊端。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是这种技术的载体,通常包括监测终端、数据中心、工作站等部分。监测终端负责收集线路的故障信号,可根据需要安装在线路的适当位置。数据中心是故障信息的集中处理中心,负责分析监测终端采集和传递来的信号,并将最终结果发送至工作站。工作站在接收到数据中心发来的信息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具体故障进一步采取处理措施。依靠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对线路故障准确定位,极大提高了故障维修效率。
        3.无人机巡查技术
        无人机技术是近十多年才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将其应用于输电线路的巡查具有诸多优势。首先,相对于人工驾驶直升机巡查,无人机只需人员地面控制,无须人员上机驾驶,对于巡查人员来说更具安全性;其次,可以突破地形限制,即使局部地区发生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线路巡查也不会受到影响;最后,巡查速度快,每小时可巡查数十公里线路,是人工巡查效率的10倍以上。利用无人机巡查线路需要组建相应的巡查系统,其主要包括无人机平台、地面测控站、数据链路系统、地面处理系统等部分。巡查系统利用地面测控站对无人机实施控制并采集各种线路信息,通过数据链路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地面处理系统并进行后期数据处理,以准确发现和定位线路故障。相信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无人机技术在线路巡查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实行智能化运输电线路一方面能够推动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目前相关电力部门应当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智能化运输线路上。并有针对性地就输电线路智能化的价值以及作用来做好有关安全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的工作,在卫星通信技术以及线路维护等工作的前提下将输电线路的智能化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以此向输电线路智能化迈进。
        参考文献:
        [1]胡毅,刘凯,吴田,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9,40(11):3491-3499.
        [2]李鹏,黄新波,赵隆,等.智能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33(16):153-161,前插20
        [3]姜马超,李殿俊.探析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J].环球市场,2019(21):112
        [4]高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状态检修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6):73-74
        [5]彭向阳,陈驰,饶章权,等.基于无人机多传感器数据采集的电力线路安全巡检及智能诊断[J].高电压技术,2019,41(1):159-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