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黄林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黄林
[导读]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身份证号码:41080219761009XXXX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总体的道路桥梁建设水平也实现了有效的提升。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下,必须要通过道路和桥梁的有效设计来保证整个交通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基于此,以下对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在推动国家经济进步的过程中,公路桥梁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并且对经济建设产生间接影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重视。现代社会公路桥梁数量日渐增多,要顺利投入使用,在设计环节以及施工环节应该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做到设计合理、施工有序。设计人员需对其使用年限进行关注,做好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
        1常见公路桥梁类型
        (1)斜拉桥:有较小的梁体尺寸,较大的跨越能力,通常会被运用到没有支架的项目当中,然而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所以常用此类桥的项目包含了中等桥梁和大型桥梁项目。(2)拱式桥:有较大的跨度,相对简单的结构,同时拥有较为美观的外形,不会消耗较多建材。然而此类桥属于推理结构,有较高的地形要求。此类桥梁多用于平原。(3)钢架桥:有较小结构尺寸,不会应用较多混凝土,然而会耗用较多钢筋,所以有较高的造价。当今常见的钢架桥包含了立交桥以及高架桥。(4)悬索桥:此类桥梁可以被运用到超大型或大型路桥项目当中,其总体施工较难,也会消耗较多成本。
        2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2.1施工技术单一且不娴熟
        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工作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在施工技术上还稍显单一,尤其是在地势较高的地区施工时,施工人员明显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正是由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其施工技术应用不娴熟,进而引发工程质量低下或延期问题。在施工期间,相关单位欠缺防震技术以及防沉技术的应用,导致桥梁工程投入使用后会出现下沉等质量问题。
        2.2现场技术控制薄弱
        在道路桥梁基础施工中,很多施工环节都较为特殊,施工技术控制需求较高,尤其是当前桥梁与道路施工区域的地质与水文条件存在变动因素,导致道路及桥梁基础施工的技术方案与设计要求可能不符,需要在施工前做多次试验来探索现场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参数,但是当前部分道桥项目施工中没有进行严谨的现场技术控制,导致现场施工技术操作不规范、不科学,就会使道路与桥梁基础稳定性下降。
        2.3超载率对基础的影响
        (1)公路桥梁自身运营时间较长,其性能逐渐变低,长期负载工作;(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初始设计并不适用于当今的项目需求,同时相应车流量越来越高;(3)越来越多大型货车会以超载状态通过桥梁。对公路桥梁项目而言,超载问题持续性特征明显,这就导致短期很难发现桥梁会受到影响,一旦后续运维工作不及时,便极易引发诸多安全问题。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区域当中行驶车辆的实际要求,也要对项目投入使用后车流量进行预测,从而对相应超载率加以明确,为车辆安全通行提供可靠保障。
        3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3.1桥梁承台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桥梁建设中重要的基础结构就是承台,在桥梁承台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如下技术控制要点:首先是钢筋笼安装技术控制要点,施工前要做好承台结构承载力需求的分析与验算,并根据需求进行钢构件材料选择,在施工前对钢筋笼进行严格安装,保证钢筋笼各结构的垂直与焊接控制效力。

其次是模板安装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施工前进行模板材料的表面清理与缺陷检查,而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安装,一旦发现倾斜或者模板不严密的情况就要及时调整,以防因模板原因发生漏浆。最后是承台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桥梁承台体积相对较大,在施工中通常采用分层施工技术,浇筑速度与材料坍落度控制要协调一致,同时在分层浇筑施工中要保证下层结构凝固前开始上层结构浇筑,以防承台分层,浇筑完成后做好振捣,振捣操作避开钢筋与其他预埋件。
        3.2路基施工建设
        在陆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更加有效地控制整个路基建设的材料质量,保证其含水量能够科学合理,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整个路基在建设过程中实际的碾压次数。对于碾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部位,要进行有效的检测并进行人工压制,以保证路基整体上更加坚实牢固。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路基的平整度进行有效的把控。因为其平整度会对路面的平整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基的平整度进行实时检测,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路基部位,要进行有效的修整,以保证其整体的平整度能够符合相关道路的建设要求。
        3.3桥梁基础明挖技术控制要点
        通常桥梁基础施工中会采用明挖施工技术,浅基础明挖能够清楚地对基础结构施工操作区域的地质应力进行分布,当前常采用分层施工的方式来进行明挖施工,根据桥梁施工区域情况可选择人工或机械施工模式。桥梁基础结构明挖施工不仅包括地基降水、桥梁基础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操作,还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基础结构防水处理技术等,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桥梁基础施工情况进行技术要点控制。
        3.4基坑开挖
        基坑大小需满足施工要求,在此基础上尽量避免开挖过大。一些施工区域存在渗水土质的,基坑开挖还需优化基坑排水设计,包含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网等多项排水设施,设计好基础模板,正常基底的尺寸需大于设计尺寸,各个实际边长应增宽0.5~1.0m,基坑以垂直方式开挖,落实放坡开挖,开挖完成及时支护,做好安全加固措施。此外,基坑开挖需针对当地特殊环境,勘察地质、基坑深度,结合施工期限及地表水、地下水因素,确定最终基坑开挖详细步骤。对于处于干涸河滩内、有水经过河或者其他可以排除地表水的河沟其工程坑壁可采用不支撑结构。一些地下水位在桥梁基地以下、渗透量较小,对坑壁影响较小的区域,或部分施工周期较短,开挖基坑并不会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的施工区域,可以采取坑壁不支撑方式开挖基坑。而若基坑坑壁容易被地下水渗入,或周围坑壁土质不稳定、开挖场地受到限制等情况,则需要对坑壁进行支撑处理。以下情况也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撑处理:(1)放坡开挖工程量较大;(2)基坑开挖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3)基坑过深且场地受到限制的。对基坑进行支撑,可采取挡板、钢木结合、混凝土护壁、锚杆支护等方式支持。现代化桥梁基础施工中多采用框架式、直衬板支、横衬板方式进行支撑。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国家对此也日渐重视,并且对公路桥梁的建设予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确保其质量过关,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在设计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最终的施工方案兼具可行性以及稳定性。其次,工作人员在施工环节也需要严格遵守各施工步骤的要求,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和公路桥梁通行顺利,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4):104-105.
        [2]王俊.基于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15-116.
        [3]左少淼.试论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9(08):119.
        [4]刘丽娟.对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解析[J].居业,2018(01):91+93.
        [5]赵自强.基于道路桥梁安全施工技术要点与管理途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2):125+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