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兴泰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 253200
摘要:在我国的市政交通网络体系中,道路是当下交通运行的主要承担者。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交通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现下的交通道路工程必须有极高的安全保障和便利性。如何完善考虑道路施工的方法和质量管理,是当下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道路工程中施工和质量问题频繁出现,为当下交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1.1施工期限较短
市政道路工程是结合地方经济与市民出行路线,对主要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既要符合地质条件特点,又要尽快完成工程施工建设,避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
1.2复杂性
首先,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来说,它是连接城市各个体系的重要支点,它既是公共交通要道,也需要满足城市绿化等方面的需求,而且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它的建设内容是比较多的,需要考虑到交通设施、排水工程、铺装工程以及照明工程等多个领域,工程内容非常复杂,对于工作人员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为了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稳定性,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周期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有关人员综合施工面积以及施工任务进行具体的规划,这也是道路工程中的一个难点。
1.3容易受天气影响
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一般易受天气影响,如遇降雨、降温等天气,不仅地下水位上升,而且土质也会随着雨水的渗透变得松软,需通过排水设施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施工有效开展。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2.1路基施工
(1)施工前的准备。市政工程路基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控制测量,包括高程测控测量以及平面测控测量;路基放样在施工前准备环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结合路基设计横断面的主要特点,在路基边缘、路堤坡脚等位置标定,以这个标定的路基轮廓为施工提供依据;最后,是进行场地清理,保障施工场地平整、简洁。(2)路基的挖方与填方。a.路基挖方。开挖前需要根据周边地形及既有建构筑物合理规划开挖范围。计划好临时截水沟、排水沟的设置,必须保证开挖路段边坡及坡顶的稳定。土方开挖要严格按照图纸以及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不能随意挖土,也不能超挖,在挖方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土层性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同时上报监理部门获批。b.路基填方。在填筑之前,要进行表层清理,并对基底进行平整压实。填筑时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填料,控制好填料的各项技术指标。施工时应首先选择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来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施工机械组合方式、卸料密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等。(3)路基的平整和压实。路基填筑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严禁不分层次,一次堆填。路基碾压按照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的步骤进行。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路基碾压要做到无死角,无漏压。
2.2路面摊铺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路面铺摊作业中,首先要掌握好路基的厚度与宽度;然后在使用运输工具运输材料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并控制好材料的用量;最后在路面摊铺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机器进行摊铺作业,还需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控制,必须保证路面铺摊呈现均匀的状态。同时,在路面铺摊的过程中,还需要依据铺摊材料的不同,合理进行搭配,避免造成路面分离的现象。
2.3道路排水施工方法
道路施工工程中,排水不便会引起较大的交通堵塞问题。因公路工程在户外,受到天气和地势影响,容易出现积水溢水等问题。因此,道路工程施工应该注重防水排水技术。填筑工程中,对于常见的积水问题有两大解决措施: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地下排水,顾名思义将水导入地下,通过设置暗沟、管道和渗沟,一步一步将道路上的积水导向地下水层。而地面排水则是通过在路基地面上设置水沟和渠沟来将水排放出去。
不同的积水程度需要不同的排水效果,地面排水是十分高效的排水方式。将地面与地下排水技术进行结合协调,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排水工作。
3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首先要落实人的责任,通过科学的组织结构,为市政工程整体施工提供支持,编制和优化施工方案,结合图纸以及相关标准规定制定质量管理方案,使其能够与市政工程施工要求保持一致。构建动态化的施工进度控制制度,从工程施工过程入手,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马上上报,以保障工程施工符合规定与设计要求。
3.2优化处理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若想提升其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掌控好沥青混合料配置的温度,确保能够将混合料最大的性能发挥出来,以此来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其次,在路面铺摊作业中,需要将混合料一次性铺摊完成,千万不能存在反复铺摊、中断铺摊的情况。在铺摊作业完成后,需要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同时做好维护工作,不允许在道路碾压的过程中出现新的车辙,以此来保证路面的平整性与严密性,确保路面符合施工标准。
3.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
施工企业与国家相关部门要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对一线从业人员进行技能指导,包括现场施工工序、工程操作规范、大型设备操作与使用等,要求施工人员严格认识、熟悉、把握现场施工技术,并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判断与管理。另外,一线施工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作业意识与思想,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与施工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道路质量问题。
3.4加强对工程概况的全面管理
加强对工程概况的全面管理就是要熟悉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项目和环节,在开始施工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加强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只有了解工程实际的情况,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展开。首先,有关人员应该对施工队伍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明确他们的人员以及资源配置,确保工作人员的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符合施工要求。其次,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技术规范以及操作规程进行详细的了解,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设计要求,做好各方面的优化工作,及时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将技术更改进行报备,了解实际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以及技术措施等。另一方面来说,管理人员还应该对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做好周围环境和建筑的记录工作,明确施工的可行性,做好施工现场图纸的规划工作,全面了解工程概况,掌握其中的技术,这样才能加强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3.5加强质量监管,提高道路施工水平
工程施工应严格按标准进行施工。需专门安排人来监察施工,禁止施工工人在施工成品上随意摆放东西,要按其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增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完好,工程施工前的计算测量必须精准无误。施工构造要实行具体的结构分类标准,由此保证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同时,施工时要按照相关标准指标进行施工,监管部门应该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监控和查验,才可以提升施工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它的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现场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优化工作,从而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为它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小明.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缺陷防治管理措施的探析[J].四川水泥,2019(7):141.
[2]王明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协调性管理探讨[J].河南建材,2019(3):178-179.
[3]张德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探析[J].居舍,2019(12):126.
[4]侯恒兴.试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关键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