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简述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贤良华 向飞 苏凌斌
[导读] 摘要:隧道施工质量缺陷会严重威胁过往车辆、人员的安全,为此必须严格管控工程中容易产生质量缺陷的部位,不断加强对隧道施工质量缺陷成因的研究力度,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关键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够能达到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
        广西长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隧道施工质量缺陷会严重威胁过往车辆、人员的安全,为此必须严格管控工程中容易产生质量缺陷的部位,不断加强对隧道施工质量缺陷成因的研究力度,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关键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够能达到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预防措施;简述
        1隧道工程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
        1.1渗漏水产生原因
        通过渗水部位分析及现场调査,总结得出渗漏水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产生:
        1、地质原因:隧道渗漏水地段地质情况为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发育,渗漏水为基岩裂隙水,局部分布裂隙节理发育带,地下水往裂隙处渗出,在喷射混凝土前,没有对裂隙水进行处理,渗漏水较为严重。
        2、光面爆破效果不好,造成隧道开挖轮廓凹凸不平,部分区域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密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出现渗漏水现象。
        3、安装引流盲管时,水位置排査不清,或盲管未固定好,喷射混凝土时发生偏移,不能达到很好的引流效果。
        4、隧道周围裂隙水中钙物资较多,造成隧道防排水系统,特别是引水盲管的堵塞。
        1.2二衬砼外观缺陷产生原因
        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混凝土搅拌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振捣未按要求振捣;混凝土未分层浇灌;在振捣过程中,浆液水泡上浮,附着在模板表面,无法排出。
        施工冷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停止浇筑时间较长,混凝土有可能初凝,继续施工时,已经浇筑的凝混凝土表面没有进行处理,使得先后两层混凝土不能衔接密实,出现冷缝。
        水印和砼光泽度差等现象:配合比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效调整,导致砼坍落度过大;振捣不到位是出现水印和砼光泽度差的主要原因。
        二衬错台:二衬台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造成前后端断面尺寸不一致;测量放样不准确,导致施工错台;作业窗封闭不严,造成错台。
        二衬渗漏水:防水板未按要求施工或砼振捣操作不当损坏防水层。
        二衬拱顶空洞: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或浇筑顺序不正确;顶部排气不畅。
        2隧道工程质量缺陷的预防措施
        2.1渗漏水预防措施
        (1)采用合理的开挖方案,保证无超挖现象产生。
        (2)保证现场施工时按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的注浆施工方案进行注浆施工。
        (3)小导管施工质量控制(注浆方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实验结果制订注浆方案,达到最佳注浆止水效果;合理选择注浆参数和配和比。
        (4)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采用湿喷技术和复喷方式;施工前将机具、混凝土配合比等资料报监理审批,通过后再进行施工;混合料随拌随用,严格控制运输及等待时间;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大于6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找平,再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5)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采用专业队伍施工,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检查初支,外露的钢筋、锚杆必须割除,补平表面,并施作一层防水砂浆,以防划破或割破防水板;在铺设防水板前,初期支护表面漏水及时处理,采用注浆堵水或埋设排水管直接排到纵向排水管中,保持基面干燥;重点控制防水板施工接缝质量;加强防水层成品保护,注意钢筋运输或绑扎过程中对防水板造成损坏,发现层面有破损及时修补;防水板必须先焊接后固定;在凹凸较大的基面上,预留足够的松散系数,使其留有余地;严格检查排水盲管原材料质量,确保排水盲管质量合格才能够应用于实际施工。
        (6)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使用的水泥等原材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拌制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严禁拌和站操作人员私自更改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振捣及施工停歇时间;二衬混凝土采用整环浇筑,当混凝土浇筑至墙拱交界位置,停止混凝土浇筑约1h左右,等边墙混凝土沉实后方可继续浇筑;在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等振捣机械不得触碰防水层及模板;脱模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进行,不得根据以往经验自行脱模;注意混凝土养护。
        (7)施工缝防水质量控制:施工缝防水施工前必须凿除表面浮浆、清除杂物且用水冲洗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施工缝的缝宽不能过宽或过窄,确保缝宽在设计及规范的允许误差范围内;止水条、止水带等材料进场时必须及时检测,严格控制止质量。
        2.2二衬砼外观缺陷控制对策
        (1)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控制对策: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现场坍落度符合要求;浇筑时根据窗口交替浇筑各层,并且各层必须振捣到位。起拱线以下辅以木锤模外敲振和捣固铲抽插捣鼓,以抑制表面气泡产生;严格按照试验室下发的配合比进行砼搅拌,用以控制弧形段衬砌表面气泡的产生,必须杜绝私自给混凝土加水的情况;脱模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进行,不得根据以往经验自行脱模。
        (2)施工冷缝控制对策:施工中控制混凝土供应速度符合现场实际需求,混凝土浇筑必须对称,防止台车受力不均。如果砼浇筑过程中,因机械故障等原因导致不得不暂停施工,则按照施工方案制定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3)水印等现象控制对策:指定试验检测人员监督现场并收集试验数据,保证砼强度前提下对配合比进行微调,达到最佳场坍落度控制。合理振捣,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光泽度。
        (4)二衬错台控制对策:清理已浇筑好混凝土与台车相接部位的台车模板和混凝土表面,保证混凝土表面与二衬台车紧密贴合。为保证台车受力均匀,二衬台车上所有的支撑丝杠必须全部紧固到位。在台车前端端部拱顶设置支撑,防止台车上浮造成拱部错台。为保证台车的整体稳定性,在混施工过程中指派专人检查丝杠,发现有松动的丝杠及时加固,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准确设定测量放样中线位置,避免因测量放样产生错台。
        (5)二衬渗漏水控制措施:加强控制防水层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6)二衬拱顶空洞控制对策:严格按照拱部封顶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预防空洞产生或减少空洞体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浆,可填充衬砌混凝土收缩裂缝和拱顶由施工难度造成的空洞,并兼有堵水的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避免隧道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缺陷,保证隧道施工质量,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加强重视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不同围岩类型,制订专项施工方案,对每个施工步骤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为质量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依据。(2)对常见的质量缺陷问题制定预防措施,采用“一对一”模式重点管控。(3)加强隧道施工信息和经验的学习交流、培训,了解最新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问题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提早解决问题。(4)定期开展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协作队伍的质量、技术培训,不断强化质量、技术管理水平,将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焦兴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9):171-172.
        [2]彭少龙,王继华.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20(2):187-189.
        [3]苟希德.浅谈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材科技,2019(3):124-125.
        [4]尧战华,余建华.关于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1):175+177.
        [5]李雷生,陈绪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交通企业管理,2014(6):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