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21000
摘要:尙湾村铅锌矿的含矿地层为泥盆-石炭系的铁山组,铅锌矿受铁山组层位及构造双重因素控制,文中通过对尙湾村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的分析,总结了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为以后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成因;控矿因素;找矿标志
1、 大地构造及成矿区带位置
尙湾村铅锌矿床构造区划隶属于扬子板块—南秦岭造山带边缘海盆—江口青铜关晚古生代陆表海。构造位置总体位于镇安断裂和公馆断裂之间,金鸡岭向斜与王家岭背斜的交接部位,构造位置特殊,对成矿十分有利。成矿区划属于镇安-旬阳华力西-燕山期铅锌金汞锑成矿区和锡铜沟-板岩镇铅锌金汞锑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优良。
2、矿床地质特征
(1) 矿体地质特征
矿床已圈出2条铅锌矿体,该2条矿体产出于泥盆-石炭系铁山组内,矿体受顺层断层控制,上盘围岩为绢云母板岩、粉砂质板岩,下盘围岩为中厚层状灰岩,主要的蚀变矿化为碳酸盐化、硅化、重晶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对矿体简述如下:
Ⅰ号铅锌矿体:控制长度1950m,深部控制最大斜深320m,厚一般为1.35-9.76m,平均厚2.76m,,产状20-35°∠68-80°,矿体锌品位2.44-15.43%,平均品位5.96%,铅品位0.82-6.30%,平均品位1.35%。
Ⅱ号铅锌矿体:控制长度960m,深部控制最大斜深280m,厚一般为2.53-13.45m,平均厚3.66m,产状20-35°∠60-75°,锌品位0.99-25.6%,平均铅品位4.64%,铅品位0.57-4.85%,平均品位1.92%。
(2)矿石特征
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氧化后有菱锌矿、白铅矿、水锌矿、铅矾、褐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主要有石英-黄铁矿-闪锌矿、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主要矿物的描述如下:
1)金属矿物
闪锌矿:主要的金属矿物之一,呈浅褐色、黄褐色、褐棕色,
镜下为他形-自形粒状,粒经0.01-2mm,多数在0.1-0.3mm,在透射光下为浅黄色,微具黄绿色,半透明,反射色为浅灰色。
集合体为不规则团块状、脉状、条带状、条纹状、枝状等。在闪锌矿内部包裹有许多微粒状黄铁矿、白铁矿,偶为磁黄铁矿。包体为立方体状、乳滴状、他形粒状。
方铅矿:与闪锌矿共生,是主要的金属矿物之一,呈亮灰色、铅灰色,镱下为他形,细粒到中粒,有的粗粒,粗大者达2mm。反射色灰白、亮白色,解理发育。集合体常呈细脉状、树枝状、不规则团块状。沿闪锌矿边缘、裂隙、粒间及脉石矿物粒间充填或交代闪锌矿。
黄铁矿:在矿石及围岩中普遍存在,是常见的金属矿物。有三期,早期黄铁矿较粗大,粒度可达0.5mm以上,为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自形程度好,但有被闪锌矿、方铅矿溶蚀交代现象;第二期黄铁矿为细粒状,微粒状,分布于闪锌矿内呈包体,与闪锌矿同期形成;第三期黄铁矿为细粒状,他形沿裂隙充填,呈脉状、细脉状交代或贯穿闪锌矿,或者沿闪锌矿解理、晶面等充填形成,黄铁矿形成晚于闪锌矿。黄铁矿在镜下为黄色、黄白色,纯净、反射率高,集合体为团块状、细脉状。
次要金属矿物为黝铜矿,在矿床中微量,呈粒状,大小多在0.01-0.05mm之间,岩石中分布不均匀。黝铜矿和闪锌矿、方铅矿为同期生成矿物。
氧化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铅矿,次为菱锌矿。
白铅矿:方铅矿的氧化产物,不规则粒状,粒径大部分在0.01-0.2mm之间,沿方铅矿边缘、裂隙呈聚集状分布,分布不均匀。
菱锌矿:闪锌矿的氧化矿物,较少,呈粒状、粉末状,大小多在0.01-0.05mm之间,岩石中分布不均匀。
褐铁矿:呈蜂窝状、胶状充填在岩石裂隙中,为淋滤次生产物。
2)脉石矿物
石英为多期形成,他形粒状,粒经1-2mm。
集合体为脉状、条带状、条纹状、团块状等。早期粗粒、中期细-微粒、晚期为脉状、梳状、纯净,具波状消光。另可见呈角砾团块状、管状石英,为交代生物(珊瑚等)形成。有的为显微状集合体团块,为原燧石、硅质团块重结晶形成。
重晶石:他形、不规则粒状晶体,少数半自形板状晶体,粒度2-3mm,解理清楚。集合体呈团块状、条带状、条纹状,或在其它矿物粒间分布为不规则状。晚于石英和其它金属矿物形成,含量高达25%以上。
方解石:他形粒状,粒经1-2mm或更大,早期方解石为原灰岩中泥晶方解石经蚀变重结晶形成,呈残余团块状产出;晚期方解石为脉状、细脉状、交代、充填裂隙形成。
主要有用组份为闪锌矿方铅矿矿石,伴生组分为银。
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半自形细~中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其次有交代结构;条(纹)带状、角砾状、团块状、细脉~浸染状构造,碎裂结构。
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条带(条纹)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细脉状网脉状构造。
矿石类型为条带状、团块状、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含方铅闪锌矿石。
3、围岩蚀变
研究区内铅锌矿围岩蚀变较强,种类简单,呈狭长的不规则条带,无分带性,与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和黄铁矿化。其中以硅化、重晶石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如果伴生方解石化和白云石化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4、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1)控矿因素
地层因素:区内与铅锌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层为上泥盆-下石碳统铁山组(D3-C1)t,从赋矿岩石分析,矿体基本上产在灰岩中,矿体的空间分布受岩性的控制。
构造因素: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早期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区域构造对矿液的运移起到了导矿作用;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的次级断裂为矿液运移、富集和储矿起到了容矿作用;成矿期后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对矿体产生了破坏作用。
该矿床有典型的喷流岩重晶石岩;具层控和时控,在一地区矿体赋存于一定层位。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矿体随地层褶皱而褶皱;矿石具细粒状、纹层状、条带状构造,赋矿断层中见矿石角砾。组构和特征组分具有微层理、微细沉积韵律,具有顺层条带状、顺层揉皱等构造。矿石中广泛发育胶黄铁矿,具有两种特征的显微结构:显微球粒结构、同心环带结构其形成最早,被晚期硫化物或氧化物矿物包裹或交代。上述特征符合沉积再造矿床的特征,故尙湾村铅锌矿应为沉积再造矿床。
(2)找矿标志
1、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等。
2、铁山组层含矿灰岩及与浅灰绿色泥质板岩的接触部位,矿体主要赋存于铁山组灰岩与板岩的接触部位的灰岩一侧。
3、矿体与接触部位的顺层断层有关。
4、激电异常分布区,尤其是低阻高极化异常区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5、化探异常分布区,尤其是区内的以铅锌为主的综合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5、 结语
尙湾村铅锌矿床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沉积再造型铅锌矿,矿体呈条带状,规模较大,延深中等,形态较简单,产状、厚度变化较稳定,品位变化较均匀,地质特征和外部建设条件均较好。
铅锌矿体均赋存于铁山组灰岩内,受北西向顺层断层控制,铅锌矿与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矿石的矿物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是铅锌的伴生矿物。铅锌呈细粒浸染状、细脉状、团块状,粒度较细,呈自形晶,铅锌矿的品位较高。铅锌矿的规模主要与含矿灰岩的厚度和控矿断层的大小有关。
[参考文献]
[1]陕西省镇安县月西矿区铅锌矿评价地质报告,1985,8
[2] 陕西省地矿局,1∶20万《安康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59.6
[3] 陕西省地矿局,《青铜关幅》、《熨斗滩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992.6
[4] 候满堂,秦岭造山带(陕西)找矿若干问题的思考.陕西地质,2011,29(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