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煤炭开采管理工作中,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重心,是确保生产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明确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关系基础上,分析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发生常见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对应的管理优化措施,以此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由于采矿作业的特殊性质,矿井通风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出现漏气现象时,会直接造成工作场所空气量不断下降,温度和气体偏离正常工作规范要求,给现场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带来较大隐患。正确认识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采用有效措施规避安全管理隐患,是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重点。
1、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工矿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的基本前提。首先来说,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矿井设备运行安全,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意识具有较高要求。其次是矿井通风技术的实际应用,对安全管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只有在不断优化技术应用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矿井的长期稳定运行。再次是矿井工作人员基本素质对安全生产也具有较为明显影响,在技能水平不足情形下,将会使得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存在较大隐患,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影响。
2、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发生常见原因
2.1 人员和设备投入力度不足
人力资源和设备投入是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近些年来,煤炭市场整体发展不够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运营时间较长,经营负担较重的企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技术人才大量流失,通风设备更新不够及时等现象。老化通风和气体处理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明显的不稳定因素,常会出现系统运行停滞等方面问题。尤其是瓦斯处理能力不足,使得煤层中气排放量加大,超出规范要求范围,进而出现不同规模的爆炸事故,甚至造成人身生命安全伤害。
2.2 通风设备运行质量差
由于矿井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使得矿井通风技术必须要依赖于通风系统高质量运行,有效避免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在目前煤矿企业生产管理体系中,主要是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机械通风需要依赖于不同形式的设备投入,同时也是最为主要的通风形式。多数企业实施机械通风的方式还是以风扇设备为主,甚至是选择一些较为廉价的风扇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功率低、通风效果差,还会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形,对通风效果造成直接性的影响。
2.3 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足
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是矿井通风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层面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不愿意在安全管理上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尤其是近些年来,煤炭产品价格起伏较大,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常会产生较大偏差,由此造成企业在正常生产时段不愿意过多的投入安全设备,在经营不善的时段,更是无力进行这方面投入。对于企业管理层面而言,虽然各个方面不间断的进行安全管理宣传,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依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不愿意在安全管理方面过多的投入,从而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甚至给企业经济利益实现带来负面影响。
2.4 制度落实成效不足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实现,还需要从管理层面到基层员工等各个方面,严格依照制度要求开展各方面工作。在目前矿业企业生产管理中,基本都能够依托生产管理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企业将制度认为是满足上级检查要求的表面文章,部分企业则是在管理制度落实中存在人情管理等负面现象,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安全责任不够明确,处罚尺度不一,无法将安全管理落实在具体层面。
这些细节层面的问题,给生产安全管理带来多方面的负面问题,给企业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3.1 强化通风安全管理教育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规避安全事故的重要前提。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做好日常教育、常态化教育、将安全教育深入各个方面工作人员的内心深处。二是要灵活性组织安全管理教育内容,要将理论教育与形象化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基层员工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三是将理论教育与实践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违规通风管理现象,应当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并作出对应的处罚,对于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班组和人员,应当以经济形式做出奖励。
3.2 完善通风系统运行管理体系
完善通风系统运行管理体系,是有效规避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基本途径,由于矿井通风系统工作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各种生产设备的无序化布置,会对气流运行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将这部分工作纳入到安全管理整体工作体系中。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形,对生产路段、设施和通风建筑物进行优化设置,合理确定风扇设备的安装位置,尽量选用质量具有保障的设备,确保本地空气正常循环正常。对于出现停电或运维工作开展等导致的设备停止运行,应当做好人员撤离和气流分隔控制,以确保瓦斯气体不超限为根本目的,从而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3 从技术层面强化安全措施落实
在目前煤炭企业运行中,采矿深度不断增加,对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要求全面提升,因此要确保实际工作成效能够满足生产管理的需求,必须要从技术层面入手,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一方面要采购和布置更多高性能、运行效率高、稳定性强的通风设备;另一方面则要能够对矿区布置进行整体优化,更好的确定巷道体系,确保有害气体能够顺利排出。在管理体系中,还应当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求,全面做好矿井通风测试仪、瓦斯探测等设备的标定、维护和保养工作。各个岗位都应当由专人负责,在出现设施损坏现象时,必须依照规范制度要求及时做好修复工作,更加彻底的做好通风系统安全隐患处理工作。
3.4 完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安全风险预警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减少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有效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新时期背景下,做好这方面工作,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将新型感应设备和智能采集技术应用于通风系统监测体系中,更加高效的识别通风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利用人工和设备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每日的通风监控工作。其次是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在发现风险危害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对应的判断,并采用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将风险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并为后续安全事故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照。再次是制定完善的风险信息发布系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自动化传输,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有效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在我国煤炭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安全管理细节要求不断提升,做好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在具体工作开展中,管理层面必须要深度革新安全管理理念,坚持将以人为本理念为基本支撑,强化新型技术和管理方案的应用,以此才能够提升风险预警水平,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宋瑞军.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与预防措施[J].石化技术,2020,27(08):188+190.
[2]左超红.探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20(15):16-17.
[3]王飞龙,马军红.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