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 刘用祥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用祥1 万洪虎2
[导读] 摘要:现代公路网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和运输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方式,可公路运输的迅猛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道路安全和环境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一旦发生道路安全事故,不仅会阻塞交通,还会对人民的财产生命造成严重损失。
        1.四川东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618000 2.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618000
        摘要:现代公路网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和运输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方式,可公路运输的迅猛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道路安全和环境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一旦发生道路安全事故,不仅会阻塞交通,还会对人民的财产生命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中笔者从道路设计的角度,分析了道路设计会对交通安全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策略。
        关键词:道路设计;交通安全;影响;改善
        国内外过去在研究交通事故时,往往并未将道路设计这一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导致研究结果呈现出了交通事故和道路设计无关的一种假象,致使很多道路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尽量节省工程建设量,几乎很少会将道路在后续使用当中的安全性纳入到考量范围,这无疑会对交通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一、道路设计给交通安全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道路线形设计产生的影响
        车辆在水平曲线上呈现出离心运动的形式,所以道路需要有充足的横向摩擦力,以此来保障车辆可以在弯曲的路上安全行驶。车辆在水平曲线上其离心力和车辆速度与曲线半径成反比,车辆受离心力的作用时,过快的车速会使车辆发生翻车或侧滑事故。而道路竖曲线指的是道路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的线形变化,其参数主要包括变坡点曲率、坡长、车辆视距和坡度,上述参数和车辆行驶速度有密切关联。在设计道路限行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好道路的设计规划,若平纵曲线在平面组合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1]。
        (二)道路交叉口区域设计产生的影响
        道路交叉口区域不仅在道路上属于重要的节点,更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区,车辆驾驶员需要考虑到交叉口位置的车流量,也要将车辆行驶的状态和速度纳入到考虑范围之中,避免由于驾驶员反应迟钝或高度紧张而发生交通事故[2]。
        (三)横断面位置设计产生的影响
        城市道路在宽度方面的分布,也叫横向分布,这是可以对交通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以交通安全的层面出发进行考虑,可以按照道路的交通流量和功能,对绿化带道路和人行道的尺寸与形状进行有效布置和设计,使道路交通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得以保障。实践证明,事故发生率与巷道宽度有直接关联。若车道太宽,可能会发生非机动车进入到车道之中的问题,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若车道太窄,会发生交通堵塞的问题,车辆也会产生摩擦事故。
        二、道路设计方案的改善措施
        (一)对平面线形的改善
        直线设计方案相对比较安全和经济,因为直线道路可以让两地之间通行的距离达到最短,有利于增强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还能够大大缩短行车时间,驾驶员在直线路上行驶可以把视野放到最大程度,能够看到对面行驶而来的车辆,并提前做好准备。可由于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直线的长度无法实现统一,若设计的道路直线距离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急躁、单调,易造成安全意识下降、视觉疲劳等问题,因此,道路在设计时必须将曲线、直线结合。


        其次,以平曲线形式设计的弯道会在汽车驶入后便会产生离心力,容易导致车辆发生侧滑、飞出事故,甚至有些车辆可能会发生翻车事故。弯道中圆的半径与离心力,两者是反比关系。因此,水平上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快,就会使离心力变得越大,从而使行驶中的汽车发生侧滑或者飞出事故,而且弯道行驶可能对驾驶员的视线产生干扰,使其无法对前方行车情况、路线进行准确判断,所以弯道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设计平曲线的半径时,需要控制好半径大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只有这样,才能使行驶安全得以保障。同时,在设计弯道时,应当注意弯道的个数,而这也与地势环境有着直接联系,不能同时设计太多的弯道,因为这样会使交通情况变得特别复杂,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弯道个数进行严格控制。其次,在设计缓和曲线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要将离心加速度控制好,要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不会感觉过于困难。目前国内公路设计采用的多是回旋线的方案,究其原因,是由于回旋型的曲线长度和曲律半径两者成反比关系,而且拥有和汽车方向盘大致相同的转动轨迹幅度,更有利于驾驶员的行车安全[3]。
        (二)平纵组合
        不同线形的组合对行车安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平纵组合不协调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在设计道路路线时,需要组合好纵面、平面,要在满足汽车力学和运动学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驾驶者在心理和视觉层面的需求。在设计平纵组合方案时,应当考虑到驾驶员群体心理和视觉方面的要求、汽车动力学以及路面排水等方面的诸多要求,尽可能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道路行驶环境[4]。
        (三)纵断面线形设计
        纵断面线形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将施工地所处的地形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中,尽量将线型设计得更加圆滑、平顺,能够让驾驶员在视觉上感到道路是连续的,应避免道路在较短距离内有大量的起伏设计,还应当对纵坡度进行控制,避免采用极限值。在对纵断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使其满足视距要求,过大或过长的纵坡都会对汽车载重时的安全行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上坡路段行驶过程中,车辆的速度会减慢,而后续快速行驶的车辆会受到影响,进而产生更多的超车需求,导致“强超硬会”的现象增加,使道路安全系数降低。下坡时也会让制动过热,使制动应有的效能被削弱,进而使交通事故频发,所以公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连续下坡路和连续上坡路的平均坡度,避免刹车失灵问题的发生。避险区的路面需要用砂砾填筑并整平,选取粗糙材料可以让驶入的摩擦力逐渐增加,使车辆缓冲停止。避险区域内砂砾填充的厚度应大于30cm,不需要压实,应使其保持一种松散的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对驾驶员群体的心理、驾驶习惯有充分的尊重和了解,考虑到各种容易导致事故产生的因素,利用有效的设计措施来展开预防,尽量避免交通事故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苑文萍, 陈琳, 王晓淼.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J]. 低碳世界, 2019, v.9;No.187(01):223-224.
        [2].朱勇.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 交通世界, 2020, No.537(15):156-157.
        [3].张国江.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9):2365.
        [4].徐志峰. 浅析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21):P.108-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