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期间氧气的供应保障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石野
[导读] 摘要:2020年1月份,全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成了重灾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被征用为第一批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并且只收治重症与危重症患者。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摘要:2020年1月份,全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成了重灾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被征用为第一批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并且只收治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由于大多数病人需要呼吸机来维持生命,所以如何保障氧气的供应成为了我们后勤保障组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液氧站 ; 瓶氧; 氧气用量;汽化器; 改造
        引言
        我院的氧气供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液氧站提供的中心供氧,另一种是瓶装氧气,其中以液氧站的中心供氧为主。随着病人的不断增加,给供氧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主要讲述,在疫情期间,如何保障氧气的供应。
        1液氧站简介
        1.1液氧站概况
        本院区液氧站位于正门东北角,此位置离主楼体有一定的距离,附近无易燃易爆物品周围是绿化草坪和树木,地形宽阔方便液氧车运输。液氧站用钢架结构搭建,四周用铁丝网围绕,顶部有铝合金盖顶。液氧站内部有2个10m³的储氧罐,3台汽化器,2台200m³/h,1台300m³/h,以及管道和减压阀。另外为了方便除冰液氧站加装了冷热水管,还有两台抽风设备和一个排污井。图1为液氧站内部构造系统图。
       
        图1
        2.如何保证临床供养需求
        2.1接收病人的前期准备
        当接到通知我院将成为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时,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改造病房。首先,对于供氧方面来讲,我们想到,新冠肺炎病人都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当医院开始收治病人时候,氧气的用量一定大大超出正常用量,所以我们原有的氧气供应系统是否能满足临床需求,这时候还是个疑问。因此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氧气供应量,我们在改造病房时,首先将病房内的流量计减压阀等限制流量的装置拆除,使氧气管道保持直通,发挥管道的最大供氧量。
        2.2接收病人前后用量对比
        接收病人前一个星期和接收满病人时候的氧气用量对比
        氧气用量对比表:
        新冠肺炎疫情前一周氧气用量
       
        我院收满病人后一周氧气用量表
       
        从用量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氧气的用量比平时的用量多了近10倍。
        2.3临床氧气用量与液氧站供应量的计算
        我院共开设24个病区,每个病区可容纳50位病人,高峰期我院收治共1100多位病人。大多数病人都配有呼吸机,因此通过计算呼吸机的氧气用量,可以得出我院每天需要的氧气供应量。
        2.3.1呼吸机24小时用氧量
        成人应用呼吸机的生理指标为:
        潮气量5-7ml/kg:
        呼吸频率12-20次/分:
        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X呼吸频率:
        正常人每分钟用量6-10l/min:
        据统计我院共向临床发放呼吸机803台,按照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最大用量来计算:803X0.01X60X24=11563.2m³。(这里的0.01是将10l转化为0.01m³)
        根据《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液氧贮罐以1m³液氧折合800m³标准状态气氧计算。因此我院24小时液氧用量,最大理论值为:
        11563.2/800=14.454m³。
        2.3.2液氧站最大供应量
        目前液氧站内共有3台汽化器,2台200m³/h,和一台300m³/h。其中2台200m³/h的汽化器设备老旧并且只有2路回程效率非常低,与另外一台6路回程300m³/h的汽化器并联使用。由于温度低,站内通风效果差,汽化器表面结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汽化器的工作效率低。按照两路同时使用效率为65%来计算每天的最大输出氧气量:
        700X24X65%=10920m³
        液氧最大输出量:
        10920/800=13.65m³
        因此,现有的汽化量,有可能无法满足临床的用气量。为了防止该情况发生,我们经过讨论决定更换汽化器。
        2.4汽化器的改造
        原有2台200m³/h的汽化器使用时效率低,有无法满足临床用量的风险,因此,我们果断采取更换汽化器的措施。将原有的2台200m³/h的汽化器,更换成1台4回程400m³/h的高效率汽化器。当新汽化器投入使用后,效果改善非常明显,翅片结冰现象明显得到缓解。因此效率也大大的提高,按照80%来计算每天的最大输出氧气量:
        700X24X80%=13440m³。
        液氧最大输出量:
        13440/800=16.8m³
        经计算液氧站的供氧量,已经超出了临床最大用氧量需求量,排除了无法满足临床用氧量的隐患。图2、图3为更换汽化器前后效果对比图。
       
        图2       图3
        3.液氧站的安全隐患与对应措施
        3.1液氧站内沉积大量霜雾
        由于病人增多,用氧量增大,汽化器和管道上均出现了大量的霜雾,并且沉积在液氧站内部无法排出。这种情况给供氧保障带来了许多不便,主要有以下为几个突出问题。
        1.液氧站内地面结冰,给工作人员带来人身安全隐患。
        2.大量的霜雾使液氧站内能见度极低,无法正常观察液氧站内部管道压力及设备运行状态
        针对以上2点问题,经过讨论决定采取一下两种方案解决:
        1. 将液氧站外围铁丝网拆除。
        由于铁丝网的网格为3平方毫米,通风性差,不利于站内空气流通,因此,将网片拆除,增加自然风流通。
        2. 加装两台大功率鼓风机,强制液氧站内空气流通。
        由于室外温度远高于液氧站内底部温度(室外8摄氏度,站内-2摄氏度),鼓风机将室外的高温空气吹进液氧站,不仅直接吹散了霜雾,还能提高站内温度,消除了地面结冰现象,使工作人员能够清晰的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也给站内的工作人员带来安全保障。
        图4、图5为解决问题前后效果对比图
       
        图4                        图5
        4液氧站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1.液氧站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必须熟悉液氧贮槽使用说明书中的相关操作规程。
        2.液氧站内严禁火种(明火、打火花的光线)和易燃品(油、棉、毛等)与液氧接触。
        3.液氧贮槽不得超压运行,定期巡视设备运行情况,若发现设备压力异常,应及时检查和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
        4.充液氧时,槽罐车必须处于止动状态,并安放禁火、禁油标志。
        5.管道、阀门结冰时只允许使用低于70摄氏度的热空气或温水进行解冻,禁止使用敲击、火烤或电加热的方法进行处理。
        6.在进行设备检修前,必须事先排尽贮槽内液氧,用热氮加热至常温,并用无油的氮或者空气吸除设备内腔中的气态氧,待设备内腔中气体氧浓度小于21%时,方可进行补焊作业。
        7.操作人员不得着化纤衣服和带钉子的鞋,手上和衣服不能粘有油脂。
        8.液氧贮槽附件必须配有消防设备。
        9.安全提示:氧气的过分集聚会形成”富氧空气“(空气中含氧量23%以上)。在富氧空气中可燃物质会剧烈燃烧,并可能引起爆炸。
        5总结
        在疫情期间液氧站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根本问题就是液氧站建在地平面以下2米。这种设计必然导致空气流通差,并且容易积水,如果发生氧气泄露,由于氧气的质量比空气质量低,大量氧气会集中在液氧站底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所以领导决定,利用疫情结束后医院的休整期间,对液氧站进行改造。将液氧站全部提升到地平面以上,这样就会避免很多事故,使氧气的供氧得到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龙,赵佳  《型综合公立医院医用气体实践与探索》.医用气体工程;2018年04期:
        【2】申广浩,康瑞  《用气体系统标准体系的探讨》.医用气体工程,2018,3(1):22-25:
        【3】李立荣,杨宗亮,李建杰  《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医用气体工程,2017,2(4):27-29:
        【4】《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5】《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2012:
        【6】YY/T0187-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