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绍兴习成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400;2.嵊州市天兴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4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法,改善了新建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降低了维修频率及费用,提高了路面使用年限,在高等级道路路面基层中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道路基层;沥青;稳定碎石
一、前言
由于目前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等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市政道路建成不久路面就发生了各种病害破坏,难以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要求。由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应力扩散能力、较强的裂缝自愈能力,还能保证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层间连续、降低沥青层内部的剪应力和弯拉应力,表现出施工速度快、维修养护费用低、设计使用年限长等优点。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推广以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为代表的柔性基层工艺。
二、工艺原理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基本原理是保证沥青混合料中具有足够的粗集料,使之具有很好的高温力学性能,按其设计的空隙率大小可分为3种:开式(排水式基层,设计空隙率在15%以上)、半开式(设计空隙率在8%~15%以上)、密实式(设计空隙率在3%~8%)。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作为基层与面层之间的一过渡性结构层,具有延缓基层裂缝的发展及提高抗车撤能力的作用。对半刚性路面普遍存在的反射裂缝,导致路面抗车撤能力不足和耐久性差,从而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这一现象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级配组成属骨架密实结构,其抗车辙、抗开裂、水稳定性均较好。
具有以下特点:
1、沥青稳定碎石的高温性能较好,水稳定性良好,车辙试验动稳定度较高。
2、可以增强路面结构的排水能力,减少沥青层的温度收缩裂缝和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从而改善路面使用性能,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3、成套大型机械施工,对施工组织和管理要求高,循环往复式作业,施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证。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是将碎石、石屑、矿粉等矿料及沥青按照配合比试验确定的生产配合比,经可烘干、筛分的全自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机拌和、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在规定的温度内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整平、双光轮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等设备组合碾压达到设计的压实度而形成的路面基层与面层之间的过渡性结构层。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四、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主要包括混合料搅和、运输、摊铺及碾压四个环节。
1、混合料采用拌和机集中厂拌,保证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矿料的级配达到设计要求,按现行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严格制拌和温度,保证拌和时间。观察出仓沥青混合料的色泽和拌和均匀性,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
2、运输考虑以不低于16吨的自卸汽车,运输过程中尽量覆盖保温,到达现场温度符合规范要求,温度过低的混合料坚决不使用;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
3、采用两台或以上摊铺机联合摊铺,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7.5m,前一台摊铺机靠中央分隔带一侧摊铺,一侧传感器搭在钢绞线上,另一侧用浮动基准梁,后一台摊铺机一侧传感器搭在钢绞线上,另一侧用滑靴,两台摊铺机相距一般为10~20m,横向搭接宽度应有5~10cm,把滑靴放在前一台摊铺机铺出的基准面上,调整好横坡,进行摊铺。推铺过程中,摊铺机速度保持2~4m/min的范围内均匀行驶,在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全宽断面上不离析。施工时,两构造物间尽量一次摊铺碾压成型,以减少横缝。
4、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碾压步骤,压路机均匀行驶,速度符合规范要求。碾压时由低向高即由路外侧向内侧进行,超高段由曲线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方向与路线方向平行,并沿同一轮迹返回,每次错轴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不能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并不得停留在当天摊铺的路面上或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路面上。另外,终压温度不得低于90℃。各类型压路机碾压速度宜为:初压2~3km/h,复压3~5km/h,终压3~6km/h。
.png)
图1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l50mm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l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l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加设切刀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在冷却后采用切割机作纵向切缝。加铺另半幅前应涂洒少量沥青,重叠在已铺层上50~l00mm,再铲走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150mm,再跨缝挤紧压实。
横缝与铺筑方向垂直,形成一条碾压密实的边缘,下次摊铺前,在上次末端涂补适量粘层沥青,在碾压横缝时先纵向后横向碾压,将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面层上,错过新铺层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推进15-20cm,以推进到压路机轮宽度的1/3处为止,改为正常碾压。
六、质量检查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成的路段按照《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的项目和频率进行检查验收,具体见图2。
.png)
图2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标淮
七、结论及建议
1、摊铺厚度、平整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无离析现象,各个阶段的温度控制合理,混合料碾压压密度。压实效果的检验采取压实度和空隙率双重指标进行控制。
2、在雨季来临前做好防汛准备,所有排水系统确保其畅通。重要物资、机具要提前做好防汛安排,雨季期间,各队坚持调度昼夜值班,并注意当地天气预报,确保施工不受或少受影响。
3、通过在施工过程中改进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沥青稳定碎石摊铺厚度及平整度,加大试验检测力度,既满足了规范和设计要求,又确保了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宏伟.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3
[2]傅玉罗,陈春.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07(6):16-19
[3]顾辉,王惠勇.沥青稳定碎石不同成型方法对比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7(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