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梁彬,
[导读] 摘要:随着鸡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生几率正在逐渐的提升,这为养殖户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响水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243000
        摘要:随着鸡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生几率正在逐渐的提升,这为养殖户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鸡传染性鼻炎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其主要是由副鸡嗜血杆菌作为主因所引发的养殖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有发病鸡、带菌鸡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等等,病鸡主要表现症状有打喷嚏、流泪、面部肿胀以及流鼻液等,其并不会导致鸡群出现大量死亡现象,但是却会影响到鸡群的淘汰率。尤其是对育成鸡群和蛋鸡群而言,它们是最容易感染鸡传染性鼻炎的,这对育成鸡的出售以及蛋鸡的产蛋率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鸡场养殖户需要对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发生的传染病加强重视,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加强秋冬季发病高峰期的防治效果,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自身经济财产损失,促使鸡场养殖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蛋鸡;传染性鼻炎;诊断;防治
        近些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推动了养殖行业的高速发展,进而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加安全与高品质的食材。当前,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材,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小的地位,我国人均鸡蛋平均消费水平每年都在递增,这为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然而,受养殖人员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不足、产业结构体系不完善以及部分地区蛋鸡养殖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蛋鸡养殖在各类疾病的防控方面还是存在着巨大问题的。作为蛋鸡养殖中最常见、也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鸡传染性鼻炎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防治,不仅会对蛋鸡的产蛋率带来影响,同时也将诱发蛋鸡感染大肠杆菌等疾病,这样就会导致蛋鸡出现死亡,从而影响到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方法分析
        1.1临床综合诊断
        (1)流行特点本病对各日龄鸡均有感染可能,且年龄增加程度与易感性呈正相关。因此,本病最常见的是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鸡群感染本病后,病鸡和带菌鸡随即成为传染源,而其中慢性病鸡更会导致整个鸡群病情难以消除;本病不经垂直传播;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因天气变化剧烈,常有较大幅度的温差,在环境卫生条件差或者饲养管理条件差等因素存在下,鸡群发病几率大幅增加。(2)临床症状潜伏期短,传播很快,快者1~3 d,慢者1周之内传遍全群。本病主要是鼻腔和鼻窦内发生炎症,病初流稀薄水样鼻液,后转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甩头,打喷嚏,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水肿可蔓延到下颌部或肉髯。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眼睑被分泌物粘连眼不能睁开。病鸡食欲严重下降,几乎不饮水,产蛋鸡产蛋量迅速下降,甚至趋近于零。当炎症进一步增强时,病鸡呼吸道被黏液所阻断,呼吸困难,有的病鸡有左右甩头现象,最终窒息死亡。若转为慢性或与其它菌混合感染,鸡群中就会散发出恶臭味。本病有较高发病率,若无并发症影响,一般较少出现死亡,但较差的饲养管理条件会导致死亡率提升。
        1.2实验室诊断
        (1)病原分离鉴定用消毒棉拭子在2~3 只病鸡的窦内、气管或气囊无菌采取病料,直接在血琼脂平板上划直线,然后再用葡萄球菌在平板上划横线,放在有5%的CO 缸内,置37 ℃培养,24~48 h 后在葡萄球菌菌落边缘可长出较大的半透明露珠样菌落,发育良好,形成“卫星”样生长。获得纯培养后,再作其进一步鉴定。(2)血清学诊断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可用于本病诊断。本病也可用PC R 进行诊断,PCR比常规的细菌分离鉴定快速。
        1.3类症鉴别
        (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多发于成年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带有血液的黏性分泌物,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出血,甚至黏膜糜烂和坏死,蛋鸡产蛋率下降。(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幼鸡主要表现咳嗽、喷嚏、流鼻液和气管哕音等呼吸道症状;产蛋鸡表现产蛋量减少和蛋的品质下降;肾型病鸡表现排白色稀糊状粪便,肾脏肿大、苍白,有大量尿酸盐沉积。(3)鸡毒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1~2月龄的雏鸡,病程长,死亡较少,常并发细菌感染,剖检可见气囊炎、肝周炎及心包炎等病变。


        2、蛋鸡传染性鼻炎的主要防治措施探究
        2.1药物治疗
        由于该群鸡已发病多日,且一部分鸡只症状较严重,对鸡群治疗采取药物注射和饲料投药喂药的方式相结合。药物注射时采取逐只注射的方法,采用青霉素G、链霉素和0.5%普杀平混合注射,连用2 天,注射疗程不宜过长,过长容易造成鸡群连续应激,会问接造成鸡群在这段时期的非疾病的死淘率增加。同时,结合饲料投药,加强治疗效果。由于本病病原对磺胺类药非常敏感,鸡群饲料中添加磺胺六甲氧嘧啶钠、混感先锋、镇喘散、冰赡维生素 C,前2 天磺胺六甲氧嘧啶钠300g 拌料 800kg,混感先锋和镇喘散各1 O00g 拌料 800kg,后3 天,磺胺六甲氧嘧啶钠lOOg拌料500kg,混感先锋和镇喘散各 1 O00g 拌料 500kg,冰赡维生素C 500g 拌料 800kg。在连用 5 天后,鸡群的精神、采食量和饮水基本恢复正常。为确保该鸡群病情不复发,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产蛋鸡产蛋率的影响,在用磺胺六甲氧嘧啶钠拌料5 天改后用福乐康、混感先锋、镇喘散、冰赡维生素 C 和福乐康lOOg拌料lOOkg,连用5 天。
        2.2定期按免疫程序接种预防
        采用传染性鼻炎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 (包括 A、C 型疫苗) 进行全场全群预防接种,30 日龄首免,肌注0.5m L1 只;50~60 日龄二免,肌注Im L1只;产蛋前15~20 天三免,肌注Im L1只。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全群(全场)应紧急接种传染性鼻炎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中鸡 0.5r o L1只,成鸡Im L1 只;15—20 天后再加免1 次。
        2.3淘汰病愈鸡和带菌鸡,逐步更新鸡群
        病鸡和康复带菌鸡是本病的传染源。凡发生本病的鸡场要淘汰病愈鸡和带菌鸡,逐步更新鸡群,引种时要注意种鸡场有无传染性鼻炎病史,不购买康复种鸡的后代和疫区内的育成鸡,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保持健康种群;同时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栏舍空气清新,使带鸡消毒常规化。
        2.4 积极做好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
        蛋鸡养殖场内需要实现“全进全出”的管理目标,并对每栋全清鸡舍都做好彻底消毒工作,保证鸡舍在空出一定的时间以后,才能在此进行新鸡群的引入。为了有效的防治鸡传染性鼻炎,蛋鸡饲养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每栋鸡舍内的蛋鸡数量与养殖密度不能太大;(2)对不同年龄段的蛋鸡需要采取分开饲养的方法;(3)由于鸡传染性鼻炎在秋冬季节最为严重,所以需要在这两个季节多加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同时也要通过定期通风来改善鸡舍内部的空气质量;(4)需要对蛋鸡定期开展消毒工作;(5)在饲养蛋鸡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鸡群中有病鸡的存在,就要通过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的方法来避免疾病的快速传染,同时加强对鸡舍、用具和设备的消毒力度;(6)严格管理好健康鸡群的饲养,并为它们多多补充青绿饲料。
        2.5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副鸡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含有内毒素,因此,疫苗接种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故在免疫鸡群时应密切观察鸡群的体况,体质虚弱应暂缓接种。鸡群发病后最好通过血清学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确定本地区副鸡嗜血杆菌的流行菌型,从而选择相应的血清型疫苗,不赞成直接使用多价苗。注射途径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强度不同,皮下和肌肉注射 2种途径都有效,经腿部肌肉注射提供的保护较经胸部注射的效果好,经鼻腔接种无效。
        结语:
        综上所述,蛋鸡养殖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好蛋鸡的生长情况与产蛋情况,一旦发现蛋鸡感染上传染性鼻炎,就需要及时采取各项防治措施来避免此类疾病的快速传播,同时也应加强蛋鸡场的管理力度,对于已经发病的蛋鸡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并做好鸡舍、用具和设备的消毒工作,这样才能为蛋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鸡传染性鼻炎症状与防控措施[J]. 王慎航.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18)
        [2]浅析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J]. 孔凡栋.  家禽科学. 2019(12)
        [3]鸡传染性鼻炎综合防控[J]. 刘本宽.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