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气候变化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但是在应对极端自然灾害时仍显不足,一旦发生大范围的极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气象服务工作人员需提高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新的防灾减灾技术创新,同时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本文指出了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并从提升天气预报预测水平、完善天气预报预测机制、建立天气预报灾害应急体系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天气预报;农业;防灾减灾
引言:
气象服务作为我国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进行专业服务、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三方面工作,其中专业服务主要是向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和有需求的产业合作单位提供专业气象信息,决策服务主要是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业发展计划和防灾减灾策略提供依据,而公共服务主要是面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帮助其增产增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气象服务能够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基本的气象信息,并针对于可能出现的灾情进行提前预报,部分地区还可提供灾情预防和减灾工作建议。
1天气预报的类型
天气预测常见的预报种类主要有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2种,或将其详细划分为中期预报、临近预报以及短时预报等不同类型。短时预报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对该区域24~48小时内的天气进行全面监测预报,长期预报则要求对该区域1个月至1年内的天气数据进行监测,中期预报主要是通过监测该区域内3~10天的天气变化,以便做出准确预报。其中,短时预报不仅难度大而且要求较其他类型更高,需要监测6小时内该预报区域内天气变化情况,同时做出相应的判断,才能确保预报的准确性。短期天气预报主要利用先进的分析软件,将收集整理的短期天气变化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促进天气预报准确性有效提升的基础上,要最大限度保证天气情况变化信息的时效性,避免因为天气预报传输时间过长而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及时性。
2 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1气象预警
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中应用气象服务,最关键的是气象预警。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气象预警是关键环节。气象预警实际是气象为农的重点,也是气象服务除了天气预报外最重要的业务。
2.2气象宣传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在全面普及气象知识,该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气象部门派遣专业人员向农民讲解如何观察天气的变化预测气象,组织防灾减灾的培训活动,减少了农民因天气原因造成农作物受害的次数。
2.3指导生产
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满足农作物不同时期多样化生长条件,需要借助气象服务,明确播种、施肥、科学用药的时间,指导农民耕作,有效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
3 加强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应用的策略
3.1建立完整的预警系统
在农业防灾减灾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其整体的工作质量,还需要结合相应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全面加强灾害的防御工作。在灾害天气预警系统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是将气象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农民,不断增强农民的思想认识,让农民能够充分意识到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性,不断提升其工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农民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能够结合气象服务,加强预警工作。为了尽可能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种植带来的负面影响,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建立针对性的气象预警体系,保障相应的气象预警体系能够更加高效稳定的实施,有效提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整体质量。
这就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加强实践和探索,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在预警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内蒙地区的气象状况进一步完善预警系统,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积极作用,加强农业生产保护,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3.2提升气象预报准确性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气象预报部门的服务作用,有效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这就需要相应的气象部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意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气象服务工作质量。且能够结合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改进,加强改革创新,有效提升气象预报数据的准确性,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因而在气象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与农民之间的联系,使得农民能够充分认识到气象服务对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知识的学习。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缓慢,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缺乏有效的推广和使用。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相应的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内蒙地区气象服务宣传力度。而通过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式,让农民能够加强气象服务知识的学习,为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3.3 创建预防体系
在进行防灾减灾预防措施落实阶段,若无法避免天气灾害。在天气灾害发生时,相应部门应当及时反应,制定针对性方案,布置各单位行动,利用资源与人员,整合资源,以最快速度、最可靠方式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降低农业经济损失[4]。3.3加强预报目的增加与农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全面了解农民需要的天气信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建设高效信息获取方式,构建多渠道信息发布形式,逐步加强天气预报相关信息的发布工作。以便可以获取精准的气象信息,确保天气预报信息的针对性,协助农户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工作,避免经济损失。
3.4建立观测站,加强气象灾害应急
为了有效提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积极作用,保障其相应的工作能够高效稳定的开展。因而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观测站,全面加强灾情数据的采集,有效提高天气预报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建立应急系统,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质量。在农业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建立气象灾害应急系统,有效提升自然灾害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资源的调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气象预测设备,加强资料的处理和整理,进而发挥气象灾害应急系统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整体的工作质量,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气象技术的使用,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加准确的气象变化信息,有效减轻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天气预报一直以来都是气象系统中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一环,对农业防灾减灾意义显著,但想要发挥极致,任重而道远。相关人员应当注重经验总结,改革技术,最大程度凸显天气预报的预警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庆锋.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及提升对策[J].农家参谋,2020,15(05):130-135.
[2]李晶晶,王艳,赵尚卓,张卉.新形势下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1):48-49,51.
[3]张玮楠.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及提升对策[J].农技服务,2019,36(04):91-92.
[4]訾耀海.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17):164-165.
[5]张欣,罗坤海,胡妍妍等.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19(17):154+157.
[6]谭婧,王琳丽,罗佩瑶,刘娟,唐鹏.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6):96.
[7]董晨洁,张庆广,王颖,寇智慧.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