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席阳斌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席阳斌 张波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不断增强。
        山阳县水利局  陕西商洛  7264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不断增强。在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下,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了科技发展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急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 建设管理 探讨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健全
        (1)部分工程的建设标准比较低。工程的建设标准偏低,必然会影响工程和饮用水的质量。当自然灾害出现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农民用水,对农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部分工程管护责任没有落实。要想更好地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就需要对后期的工程保护工作加以落实,这样才能增加工程的使用寿命。但是很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护工作并没有得到落实,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工程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3)没有很好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地是饮水工程的源头,一旦被污染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饮水质量。但是水源地污染事件经常发生,一些贫困地区的饮水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2、建设经费不足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十三五”期间,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来源作出了明确要求。该工程的主要资金由地方政府进行落实,且在实施方式上也与之前大有不同。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责任主体。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责任主体由中央变成了地方,建设资金由地方进行落实。
        建设重点。以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求实现大规模的全面建设,现在要求主要解决贫困地区的饮水问题。
        工作重心。更加注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的一些管理工作,更好地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水资源的质量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中央的投资减少了,主要的责任落到了地方政府上,而由于受到地方经济的限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很难落实,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3、缺乏专业的施工团队及设备
        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较为薄弱,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素质都有所欠缺,以至于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需采用新设备或模板的,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用老设备和旧模板,致使工程建设质量和美观度难以保证;施工单位未组建专业化的队伍,对施工现场管理调度不规范,致使现场管理过于混乱,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致使工程建设不合理,如井的深度不够,水质过差,我国约有一半以上的饮水井不符合饮水安全要求。
        4、对饮水设施的可利用性欠考虑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中,对饮水设施的可利用性考虑不足也是重要问题所在。现阶段,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也存在混乱的局面,尤其是多部门管理、多头申报等问题屡见不鲜。多头申报问题使得国家对工程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使得建设成本不断提高。但是在建设施工环节,施工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证,从而导致投资效益不佳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多部门参与,在无法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导致很多闲置工程的出现,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此外,供水设备管理存在弊端,责任分管机制缺失,水质安全得不到保证,甚至造成污染,从而使得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恶化。


        二、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的相关措施
        1、加强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意识
        在项目立项之前向人民群众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各项政策,并充分征求群众的意愿,再开展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从意识上提高农村群众对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使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当中来。同时,要加大饮水安全宣传力度,结合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通过展示农村饮水安全宣传片,散发农村饮水安全宣传单、宣传画、宣传手册、张贴标语、现场解答等方式,在县、乡、村广泛地开展饮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在农村学校大力加强饮水安全教育,改变旧的饮用水观念,提升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2、减少人为污染水资源的问题
        在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过程中,对饮水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的防止人为污染水资源的问题产生。特别是在开工之前,相关部门应该要对当地的地质条件、环境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必须依法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加强水污染防治,在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水源源头区、生态保护区,完善界碑、界桩、警示牌、围网等环境保护设施,明确地域界限并予以公告,应禁止规模种植速生桉林,禁止商业化水产和畜牧养殖,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项目,稳步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从而构建和形成农村饮水工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安全保障机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减少人为污染水资源的问题产生。
        3、健全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要制定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经营管理机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资金。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包括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用地优惠政策,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供应;落实用电优惠政策,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用电价格按照农业生产电价执行,输变电设备及安装按成本价收费;落实农村居民水费税费优惠政策,自来水销售收入免收增值税、城市自来水管网向农村扩网供水的,免收城镇污水处理费,实行优惠水价,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用地免征土地相关税费等。对于贫困地区,国家和地方政府还要加大补助资金,减少农民自筹的压力,减轻农民的负担。
        4、巩固和提升饮水工程的效益
        为了完成国家到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任务,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我们要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上规模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充分发挥现有农村饮水工程的供水潜力,通过升级、联网改造,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供水保证率。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供水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建成一批经济合理,运行管理方便,规范化、标准化、易于水质监控的供水工程。明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供水安全稳定。
        三、结语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问题,提高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质量,是保证农村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应该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农村用水安全。此外,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通过合理的控制管理措施优化工程建设,保证农村用水安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涛,张乃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技博览,2009,(20):298.
        [2]赵秀珍.陇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6):46-47,52.
        [3]李淑玲,胡仲.沈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10,28(8):24-26.
        [4]盛小燕.榆林市农村饮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05-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