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玲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养殖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了保证养殖动物的成活率、出栏率,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养殖过程中兽药的使用越来越常见。
        德阳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四川德阳  678000
        摘要:随着我国养殖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了保证养殖动物的成活率、出栏率,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养殖过程中兽药的使用越来越常见。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兽药残留的危害。目前,兽药检测是确定畜牧业产品中兽药残留量及其危害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兽药残留的危害入手,分析并探讨兽药检测的常见方法,希望可以为提高畜牧业产品安全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畜产品;兽药残留危害;检测方法
        引言
        兽药在预防疾病、改善禽畜产品品质、促进禽畜生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兽药的滥用、不规范使用,致使禽畜产品兽药残留增多问题备受民众关注。兽药残留不仅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生态环境和禽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认清兽药残留问题的严重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期为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兽药残留危害
        1.耐药性危害
        从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中得出,个别养殖户为对动物养殖中各类常见疾病进行防控,在养殖中会应用较多的抗生素及辅助生长药物。该类药物长期使用会诱发诸多耐药性菌株,反而使畜禽机体对很多疾病难以有效防治,进而限制养殖业高效发展。若人畜患病中耐药菌株比较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其治疗成效也会较差,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威胁。各类动物体内兽药残留量较多,人食用此类畜产品后对于抗生素将会产生较大的抗药性,患病后不利于用药治疗。兽药应用范围较广,产生的耐药性问题难以控制。
        2.毒性反应(包括中毒/胃肠道菌群的影响/三致)
        通常情况下,在治疗养殖动物疾病时,兽药的允许使用量较小,国际和国家标准要求残留量低于 1 mg/kg 或 2 mg/kg。这种看似微小的残留量通过食物链最终富集在人体内时,其最终的药量有可能导致人体出现中毒反应。对于体质特殊人群,他们在面对兽药残留量的刺激时,表现出过敏反应,产生类似皮炎、红疹、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畜产品中兽药最大允许残留量为1~2 mg/kg,含量较低。当兽药残留量超出国家规定要求,大多数畜产品中蓄积的药物较多,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威胁作用,如由于兽药导致各类中毒问题。但是大多数兽药实际应用剂量较小,诱发急性中毒问题较少,在长期应用中会蓄积产生慢性中毒问题。当慢性中毒的药物在人体中大量蓄积,将会显现出各类威胁人体健康的症状,如听力受损、内脏严重损伤、新陈代谢紊乱、生长发育畸形、骨骼变形及牙齿健康问题等。
        3.过敏性反应
        部分过敏性体质人群,食用过量兽药残留的畜产品后,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举例哪种兽残引起哪种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兽药进入到人体后产生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原,诱发过敏问题,如各类常见的皮炎症状。
        4.致癌致突变
        有部分兽药残留还会诱发各类致癌与致突变问题,该类兽药对细胞生长具有较大抑制作用,使细胞全面生殖受限,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进而导致动物细胞中基因突变问题突出,长期食用将会诱发癌变风险。
        二、畜产品常见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1..抗生素类药物残留与检测方法
        抗生素即是从高等动植物或是微生物中产生诸多抗病原体及各类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含有诸多会对生物细胞生长发育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能对各类特异病原体进行杀除。

目前已知的天然抗生素种类较多,各类抗生素要从培养液中进行提取,在畜牧养殖中应用的药物主要有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低浓度抗生素会选择性对各类菌体细胞产生较大作用,导致菌体细胞难以稳定生长,针对抗生素残留问题进行检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如对于畜产品中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可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类应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提取的组织样品应用乙酸乙酯进行提取。以盐酸溶液转换溶剂,正己烷除脂,应用6 mL MCX固相萃取柱进行全面净化,洗脱后应用水浴氮气全面吹干。应用C18液相色谱柱,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对多个反应进行监控。
        2.抗寄生虫类药物残留及检测方法
        寄生虫害对人类社会及动物生长具有较大危害,属于严重的危害性疾病。寄生虫病是大量寄生虫进入动物身体后诱发的疾病,由于寄生位置及虫种部位差异性较大,会产生相应的临床问题及病理变化等。其中主要包括虫体对宿主组织产生的机械新损伤损害,该类疾病实际分布范围较广,在世界多个地方都会发生。寄生虫治疗中药物应用较为广泛,在畜产品检测中能对寄生虫残留进行合理检测。
        (1)蠕虫药在应用中主要是对畜禽体内各类线虫、吸虫进行驱除,可选取的药物较多,主要有阿维菌素、阿苯达唑等。在动物畜产品中对于各类阿维菌素残留,在检疫中针对药物残留,要选取酶联免疫吸附法、串联质谱法等。其中酶联免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较为简单,对各类辅助仪器应用要求相对较低,能进行初步筛选。此方法应用中要选取经过全面粉碎的样品,应用乙腈重复性提取。在前期处理中提取操作相对简单,需过2个固相萃取柱,消耗时间较长。
        (2)抗原虫药中的原虫是明显的单细胞原虫生物,其组成较多,主要有球虫、滴虫、梨形虫等。球虫能诱发雏鸡,滴虫对动物生殖发育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抗原虫药在应用中具有较大价值。如鸡蛋产品中大量的磺胺喹恶啉药物残留问题,在检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此方法在实践中,主要是将鸡蛋样品进行均匀拌浆,然后应用乙酸乙酯进行全面提取,通过无水硫酸钠柱进行全面净化。
        (3)在兽药添加中促进畜禽全面生长的药物较多,主要有各类低剂量抗生素性药物以及专业的促生长剂。如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在各个促进畜禽生长的药物中,主要选取脂肪、调节糖、蛋白质等物质合成,对各类病毒进行抑制,抵抗炎症等,在饲料中添加能提高瘦肉率。但是长期性应用将会诱发电解质紊乱及机体代谢性问题,导致免疫功能受到较大影响,对机体生长稳定性威胁较大。如在畜产品肉类中乙烯雌酚药物残留较多,在检测中选取乙烯雌酚测定方式。对粉碎后的肉产品应用甲醇提取,离心后上机,通过磷酸二氢钠溶液以及甲醇等流动相,能进行等度洗脱。
        (4)杀虫药是针对外寄生虫的杀除药物,其中外寄生虫会导致畜禽诱发外寄生虫,导致各类寄生虫病大量传播。在杀虫药应用中主要有除虫菊酯类药物、有机磷药物、有机氯类药物等,其具有广谱、高效、残留性低等特征。如在多数畜产品中,存有诸多有机磷农药,在检测中优先选取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检测。此方法应用中要对样品进行充分粉碎处理,然后注入丙酮提取,添加二氯甲烷液与氯加钠进行分配,通过硫酸钠充分净化之后提取。
        结束语: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使用兽药是不可避免的养殖辅助手段,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对于消费者和国家来讲,兽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兽药残留,继而借助生物链的富集作用威胁到人体的健康,影响到土壤环境、水环境。目前,常见的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检测、免疫学检测等,能够有效定量、定性分析兽药的残留量,保证进入市场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秀菊 , 吴卫东 , 郝为明 , 等 . 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探析 [J]. 畜牧业环境,2020(4):28+44.
        [2] 田梅,等.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J].今日畜牧兽医,2019(5):23- 24.
        [3] 张守明,等.畜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分析、危害与监控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19(6):110- 111
        [4]  李廷军.畜产品兽药残留危害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12(9):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