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石惟天 李宏君 窦玉伟
[导读]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质情况、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
        山东鸿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质情况、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正因如此,为更好地进行林业生产建设,需结合当地具体实际,科学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为营造林工作的持续稳步推进及提升林业发展水平提供有力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概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为林业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产建设
        引言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属于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开展该项工作时会涉及各个方面专业技能与知识,内容较为广泛。在生态环境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等理念持续深化背景下,林业调查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在生态林建设发展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充分重视质量与规模,所以需要保证林业调查工作顺利开展,以发挥我国生态林业的价值。
        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概述
        林业调查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如法律法规、政策、经济、气候、土壤、水文等都包含在此范畴内,其中法律法规、政策、经济属于社会方面的调查,水文、气候与土壤等属环境方面的调查。根据调查对象和调查难度,可将林业调查分为多个等级,调查人员需根据调查等级选择调查方法。
        林业规划是林业调查与林业设计之间的承接,这一环节主要以林业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当地林业发展情况进行贴合实际的科学规划,并不断细化发展目标,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林业设计是林业规划后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环节的工作要点是在规划基础上制订详细的方案,可从文字、图像、数字等多方面进行融合设计,并清楚表达林业设计理念,增强方案的说服力。同时,应体现出林业设计在林业发展建设中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相应作用。
        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任务繁重,工作条件差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且需进入林区实地开展工作,提取样品,并详细调查和分析,因此,人力投入非常大,任务也相当繁重。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交通条件落后,工作条件艰苦,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持续稳定进行造成了较大阻碍。尤其是炎热夏季,在深入林区内部开展工作过程中,常受各种蚊虫叮咬;冬季开展林业调查过程中,由于冰雪覆盖,道路崎岖,荆棘遍布,给林业调查工作人员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目前,由于林业调查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条件差,待遇不高,林业调查人员时常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林业调查人员队伍很不稳定,人才流失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青年工作人员较少愿意深入林区任职,因此,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持续进行造成了极大阻碍。
        2.林业调查仪器设备有待优化
        林业调查工作基本上在户外开展,工作环境艰苦、工作范围大,调查工作的技术性较差,同时具有危险性。调查人员通常白天开展户外调查,晚上整合数据并编制数据报告。在此过程中,调查人员需要使用专业的勘测计量仪器、交通设备与通信设备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经济能力与政策等方面影响,无法保证这些设备全部到位,进而使林业调查工作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3.林业调查存在的问题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应以林业调查为基础,林业调查是林业管理规范进行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林业调查工作的开展仍不够全面,实际调查范围不够广泛,一般只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林业资源进行研究调查,调查范围未做到全面覆盖,而且未进行智能化处理,未建立相关调查网络。此外,在林业调查过程中往往过于概念化,细节方面处理不够,未对林地进行全面了解。现阶段,我国林业调查仅从林地面积、经济效益等宏观角度进行调查,在林地物种多样性和生长状况方面并未进行更多的调查。

同时,相关部门未对经济林、次生原始林一视同仁,过于偏重经济林的调查而忽视次生原始林,严重阻碍了林业经济均衡发展。
        三、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的建议
        1.应用先进技术手段
        在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对林业生产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非常重视绿色发展,对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投入了大量的新型设备和技术手段。特别是将一些新型技术和设备引入到偏远基层林业部门中,对这些地区的林业生产建设以及营林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往基层林业建设部门,人员有限,而负责的林业面积非常大,导致实际管理工作中难以科学有效地分配人员,从而不能及时监测森林病虫害以及森林火灾等,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隐患。目前,林业部门对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在林区设置多个检测站点,动态化监测森林中的各类有害生物,以便在有害生物大量繁殖以及传播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控制和减少有害生物对森林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森林管护效率。
        2.强化林业调查技术创新应用
        林业调查工作要求调查人员具有较强专业素质,同时对调查勘测设备也有着较高要求。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现代科技也获得良好发展,所以为了有效促进林业调查质量,在实践工作中,应注重调查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同时创新调查技术。调查人员需要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建设林业地理监测体系,并不断拓展监测面积,同时能够合理应用GPS地位技术与遥感技术等,保证林业勘测数据更加精准。另外,林业调查单位应为一线调查人员提供通讯设备,并保证通讯设备具有复杂环境良好通讯的能力,进而保证一线调查人员和调查中心人员保持畅通通信,及时发送调查数据,不仅能够保证勘测数据精准度,还能够有效保证调查质量。
        3.提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信息化程度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考虑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数据量及数据类型很多以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专业性要求,应适当引入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以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投入,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可精准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减少林业生产误差。对此,可将我国所有的林业部门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林业数据库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其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种林业软件,从而提供工作效率。
        4.严格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在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发展现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遵循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以保证林业生产建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同时,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充分考虑市场价格、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种植面积和数量;需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木材加工、林木采伐等方面,对林业生产和建设项目规划进行细化。
        结束语: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导林业生产建设,推动林业建设持续稳步发展。同时,林业工作人员应加强学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并能熟练进行操作,以保证工作实效,提高林业生产建设水平,确保林业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之祥.探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促进林业生产建设与发展[J].农家参谋,2020(13):105.
        【2】刘仁娟.刍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意义[J].农家参谋,2020(13):131
        【3】王颖生.影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5):213-214.
        【4】王旭.影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园艺,2020(2):227-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