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县陆圈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我国是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大大提升,杂交水稻和抗倒伏新型小麦的广泛种植解决了国民的粮食问题。但是我国依旧有多种农作物长期以来依赖从国外进口来满足国民需求。再加上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农民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选择进城务工从事第三产业来维持生存。在这个基础上我国农业发展更需要高产高效的农业栽培技术来弥补务农人员减少和经济发展需要造成的农业生产缺口。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现存的农业发展问题和推广高效高产的栽培措施的可行性,力求为提高我国农业发挥水平奉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高产;高效;农业栽培
1我国的农业现状
1.1现有农业条件不乐观
我国的传统农业延续着精耕细作的耕种方式,这种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难以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同时在农村务农的人员逐渐老龄化,新一代年轻人也不愿意留在农村务农,这也使务农人员难以学习到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成活率和产量,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不少的阻碍。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化,农业种植人员会趋向于市场选择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气候、土壤等先天性的种植条件,盲目从众,这些原因都使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没有充分的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1.2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判断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存在着一些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如东北、新疆等地。这些地区因为国家政策扶持和先天性的地形、资源优势,非常适合进行规模化的农业发展。但是在广大山区,因为地理环境的复杂经济发展因素,农民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政策落实来购买或租用到合适的农用器械。即使我国的惠农政策在进一步的落实,农民购买或租用器械依旧有不小的经济压力,而且很多器械不一定能适用于许多特色农业的栽培和采摘,即使存在,这些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对于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人来说依旧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归根到底,农民的经济实力、国家的优惠政策、科技产品的创新、合理的保养维护。这些条件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缺一不可。
1.3农业技术水平低
我国农业在选种、灌溉、施肥、规模化发展上的水平都不是很高。在选种上农业工作者在育种和选种方面的措施还不够规范。一是农民自己往往没有掌握先进的技术进行育种和种子保存;二是对于种子的购买‘市场上有太多不明来路的散装种子和假种子,这些种子因为本身价格便宜和购买者的无知等原因顺利的流入农户,最后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农民在种植时也是属于就近利用河渠和地下水源进行灌溉,这样的灌溉方式会给水源造成很大的浪费,农田里的农药和肥料也会给水资源造成污染,这样的灌溉工作效率也十分的低。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规范的施肥和打农药,也造成了很多浪费和污染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2.1根据地理因素选择农作物
在我国东北部属于黑土地、有很多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而且对于农作物品种不是很挑剔。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则由于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需要种植特殊的作物品种来克服这些问题获得丰收。但是西北部地区也具有光照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更适合种植瓜果、西红柿、辣椒等作物。农民在选择种植农作物的品种前好好考虑适合的种植条件、就能够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最大程度的利用农业土地。
2.2优化供种渠道
种子质量对于农作物产量尤为重要,因此相关农业部门必须自上到下的把好种子市场的质量关卡。优先根据当地农业特点积极向农民宣传推广适合的优良种子,形成统一的供种标准、加强质量的把控。同时相关政府机构、农业合作组织也要帮助农民排查种子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将质量差、来路不明的种子和生产商驱逐出去,保证农民的权益。
2.3形成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措施
首先应由科技人员研发探讨出适合当地农作物生长的因地制宜的施肥方法,再由相关工作人员宣传引导农民使用。要将有机肥和无机肥使用的益处和正确的的使用方法交给农民。同时要根据产量、农作物品种、土壤基础来确定施肥的力度。在农业灌溉上、政府应当引导鼓励水利的修建和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节约精准的灌溉方式,增加农作物产量。
2.4采用合适的播种和栽种方式
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适合栽种的密度。例如水稻需要走稀植的道路来确保每一株水稻都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而不是通过过分的密值提高产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用播种机对农作物进行统一的播种,播种机可以高速有效的蓬松土壤,节省人力资源和播种所需时间。在播种密度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移栽植株的方式保证产量提高,同时在移栽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保证幼苗移出时的根系完整和一定的带土率,在幼苗载入新坑时保证新坑有足够的空间和营养来保持幼苗存活生长。并在移栽后注重给予幼苗足够的水分、提高幼苗存活率。
2.5有效防范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
农民通过有效的预防自然灾害可以确保农作物基础产量、增加农业收入’从而带动农业良性循环。农民可以在加强对短时天气预报和长期天气预报的运用中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和提前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例如农民可以通过收看长期天气预报来预估播种时间、收割时间。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民更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减少沙尘暴、干旱、冰雹、霜冻等天气带来的农业损失。在防治病虫灾害上,可以采用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手段。化学手段主要是指通过喷洒农药来杀害农作物表面的例如蚜虫、白粉病、炭疽病等病虫害,也有通过一些药剂来清除天地杂草的应用。但是这种清除病害的方式无疑会使一些药剂残留在农作物表面,对于农作物质量提高进入更高端的市场和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权益都十分不利。物理的病虫害防止手段通过轮作制、控制土壤肥力和水分、及时发现病虫害进行小规模的物理清除等方式控制病虫害发展。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农业发展现存的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先进的技术得到解决的,农业工作者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先进的知识和科学的技术、主动探求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方法、听从科学的领导。为我国形成规模化的、先进的种植业打好基础,为农业市场的优化奉献出一份力量。让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向农业强国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芳. 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措施分析[J]. 广东蚕业, 2020, v.54(09):71-72.
[2]张景东. 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措施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9, No.656(3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