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重,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林业工程造林对森林的保护以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开春以来,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林草局党组2020年工作部署,以推进林区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一局联四县”合作造林为着力点,局级统筹、场级联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年度造林任务超额保质完成。截至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7.5万亩,任务完成率126%。
关键词:林业造林工程;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林业生态工程具备可持续的特点,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其环节也相对较为复杂,而且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非盈利的状态。相关单位若想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造林工作。在造林过程中,有关单位要注意对树种进行科学选择,并且要采用合理的方式,保证所选树种的质量较优,同时要使用先进的造林技术手段及良好的造林管理模式,借此提升整个造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首先,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今天,加强生态林建设能够有效保护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降低沙尘暴、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其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的持续推进,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畸形的问题,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完善。最后,林业生态工程具备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增加广大林农的经济收入,助推地区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与作用,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的意义
提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意义在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针对性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对森林的保护。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林业造林的质量,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对自然生态进行修复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林业经营者对林业造林工程重要性的了解。
3影响林业造林质量的问题
3.1循环手段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循环机制是影响林业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林业造林管理是一项系统且专业的工程,仅仅是依靠单一的行政命令,极易导致管理不规范,使得造林工程成为完成上级命令的任务。同时,在具体造林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对重点工程进行分类管理,现行的很多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存在诸多弊端。而在植树成活率以及存留率等方面,采取的是事后检查的方式,一旦发生问题无法及时补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此外,很多林业造林工程并没有进行事先调研,造林计划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新技术较少,在实际造林工程中反而出现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自然依据,如未按照国家所出台的《造林技术规程》《全国公益林建设标准》等制度文件开展运苗栽植,从而导致造林不成功,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3.2林业种植栽培技术不够完善
在林业造林工程中,为了保证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对种植栽培技术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林业造林工程过于简单,在具体工作中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种植技术方面的发展,这是目前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部分地区在进行林业造林工程中,因为相关技术人员对种植栽培技术掌握不够成熟,导致培育幼苗的工作没有形成规模化,这样就会影响到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
3.3栽培管理方式不成熟
尽管我国林业面积比较大,但是在造林工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如因缺乏培育经验,在树苗培育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树苗死亡,导致存活率非常低。此外,土壤中营养成分是否充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树苗的生长,若土壤肥沃则可以加快树苗的生长速度,若土壤肥力级差,则会制约树苗的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不仅如此,树种选育也是影响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林业人员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丰富培育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同时,在造林时未对周围环境、土壤、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检查,使得部分栽植树木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4提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措施
4.1做好林业设计规划
目前我国设置了专门的林业规划部门,林业规划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对造林工程进行规划。植树造林工程并不是一项政绩工程,为此,需要在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之上,有效的维护生态资源的平衡,对一些荒山进行合理的开发与规划,能够有效提升林业造林的整体质量。
4.2有效保障生态造林的绿化质量
当地的林业部门在进行生态工程的建设时,要承担起引导生态建设的职责,发挥出积极作用,促使生态工程得到有效的建设,并提升造林质量。生态造林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相关建设工作时,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够使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而在具体的造林过程中,有关部门则可以在当地原有的林业绿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各种新型的生态绿化带,以此为基础,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予以有效改善,促使当地的生态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体系,提升其生态效益。
4.3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水肥管理是造林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保障植物快速健康生长的关键所在。现阶段,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不断提升,传统漫灌的灌溉方式已逐步被取代,而是更多地采用喷灌、滴灌等新型节水灌溉方法,对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施肥工作应根据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及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地施肥,避免施肥不当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4.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造林工作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持和管理,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以及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造林管理的整体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林业工程的管理效率,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可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到造林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在工作时应加强互动和沟通,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目前,很多施工人员并未意识到自身的工作理念以及综合素养对提高造林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管理部门应对林业工作人员展开培训,通过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同时,在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将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进行结合,防止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以确保每位工作人员的合法工作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造林管理工作持续开展。
4.5做好病虫害防护
工作一般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模相对较大,一旦发生病虫害问题会快速传播,并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环保经济价值的发挥。为保障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便显得十分重要。病虫害防治工作应遵循提前预防和及时治理的基本原则,主要依据地区病虫害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工作。现阶段,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防治方法被更多地应用到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林业工程造林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在林业生态造林工程中,若是选择优质的树种,则能够促使林木健康生长,同时能够保证林木本身的质量,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林业部门在进行造林时,需要对树种的选择予以重视,按照一定的标准及规范,选择优质的树种进行培育,将其种植到合适的土壤质地中,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林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洪奎.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实践[J].农家参谋,2019(21):65.
[2]陈彦花.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家参谋,2019(20):113.
[3]孙延琴.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对策[J].现代园艺,2019(19):210-211.
[4]刘中双.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南方农业,2019,13(20):65-66.
[5]彭兆辉.浅谈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园艺,2019(12):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