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探析 刘敏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敏
[导读] 摘要:如何持续、长效、充分的发挥供水工程效益,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切实做好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十分必要和重要。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水利局  山西临汾  041200
        摘要:如何持续、长效、充分的发挥供水工程效益,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切实做好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十分必要和重要。目前,我国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得水资源的供应量以及供应品质受到了影响。基于此,积极探索农村管理新机制,切实提高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工程特点;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措施及建议;饮水安全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水资源的供给方面,差距更加明显。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对水资源进行净化,这也使得水资源的供给品质得到了保证。但是,对于很多农村地区来说,其发展程度远远不及城市,再加上人口居住较为松散,很难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净化以及集中供给,这也就导致了农村地区会经常出现水资源供给困难的现象。因此,为了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供给问题,应该根据现阶段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这样一来,也使得农民的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水费收缴工作难以展开
        很多农村地区往往由于水厂规模较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规模也相对较小,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农民的经济能力也相对有限,不愿意支付水费,这也就导致了水费的收缴存在难度。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不按全成本收费,普遍低于当地的供水成本,通常也不会计算设备维护以及维修的费用,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农村饮水工程的收入较为有限,经常会出现经费不足的情况,设备无法及时更换,这也为工程的后续运行带来了难度。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在农村原有压水井或者靠近河流的村庄,农民都在使用浅层地下水,农村饮水工程的供水只是用来烧饭做菜,这也导致了水厂的水资源供应量很小。此外,还有部分农村由于有企业收入,因此,实行供水不收水费的政策,这也就导致了当地经常出现水资源使用不节制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以上种种因素都影响了农村供水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
        2. 经营收入低
        总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水费收缴困难、工程经营性收入低的原因:①相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安全用水意识淡薄、经济承受能力弱、用水量小,所以基于农民承受能力的水价核算,通常执行较低的水价或运行成本价。②受限于传统意识,农民喝水不缴费或不愿交水费问题突出;多用原有自备水源或节约用水以少交甚至不交水费。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村居民只在做饭、喝水时用收费的供水水源,其他方面多用自备水源,由此使得实际用水量明显减少,水费预期收益难以达到。③水费收缴受村两委干部干预过多,水费减免或降低的现象较为常见,水费收缴困难普遍存在喝“大锅水”、“福利水”的现象。
        3. 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未实现规模化,小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基本上是组织农民开展的,在建后的管理工作上也就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无法对项目设备进行维修。对于这一问题,有些地区提出将饮水安全工程统一交给专业公司进行统一维护管理,但是大多数农民并不想承担额外费用。为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后期的管理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增加基础管理人员,提升基层工作人员薪资,从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借助培训掌握管理维修流程与技术。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对策
        1、建立与完善建后管理机制
        对安全管理体制、水源管理、供水管理、水价核定、水费收缴管理等政策进行建立与完善,从而为饮水安全工程有序稳定运转提供保障。山西省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着分布广、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并且农村经济落后,农民安全引述的意识不足,建后管理工作有着较大难度。为此山西省政府要根据不同项目的规模与类型,按照有利于农民使用、有利于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以及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将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作为根本目标,以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针对性的建立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总站、乡镇管理站、乡镇管理委员会、村社管理小组及农户五级管理网络,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质检测中心,定期检测水源质量,从而保障饮水的安全性。另外,对于饮水安全项目的产权加以明确,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农民自行筹资建设的项目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企业融资、政府投资、农民筹资建设的项目所有权按照各投资比例确定,成立股份公司;村建或者联户型的小型项目所有权为集体所有;农户自用的小微型工程所有权属于农民个体所有。
        2.优化水价制度,强化水费收费
        收管理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为保障工程良性长期运行的物资基础,也是满足工程运行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的重要保证。水价为推动供水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水费回收率的程度及水价是否合理,将对供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及运行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现阶段还无法实现彻底的市场化。因此,水价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供水单位的合理收益、成本补偿以及用水户的承受能力与支付意愿,实行“以水养水,有偿供水”的制度。水价应遵循优质优价、成本补偿、公平分担、合理收益、供水计量的原则,考虑市场需求、费用、供水成本等变化适时调整;此外,还要对生产服务用水、生活用水按照分类定价的原则合理定价,实行农民生活用水不能高于城镇居民的水价。通过召开用水户代表、管理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发改部门等参与的论证会核定水价,争取用水户的支持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3.做好饮水安全宣传工作
        之所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存在一定困难,归根结底,与部分农民的饮水安全意识和水质商品用水缴费的意识不足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注意对农民的饮水安全意识进行培养,这就需要当地政府方面进一步提升安全饮水的宣传力度,这也为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提供了前提基础。当地政府在进行饮水安全宣传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受污染水资源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详细阐述,让农民更加清晰的意识到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受到更多人的支持,当工程建设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后,便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以及质量的有效控制,同时,也使得工程建设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同时,还应该委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展开指导工作,保证人们饮水安全意识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要保证其对相关设备装置可以熟练操作,这样一来,也使得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结语
        保证农民群众饮水安全、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样也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对农村饮水安全设施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不能只是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所以,工程管理一定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做到落实三个责任,健全管理机制,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
        参考文献
        [1]邓天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与建设管理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7(04):130-131.
        [2]孟祥春.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9):153-154.
        [3]张燕楠.榆次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探讨[J].山西水利,2019,35(5):39-40.
        [4]冯慧.如何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J].消费导刊,2018,26(13):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