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12519770602XXXX
摘要: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引起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逐渐下降,土地小规模经营极大程度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大型农业机械设备难以操作,导致很高的生产成本,获得的利润却很小。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济;影响
引言
土地流转是盘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实际流转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一些地区的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同时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土地流转时,要认清其重要性,并不断探究正常进行土地流转的有效措施,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的现实意义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是赖以生存的资源,在土地确权到户之后,用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用权,对保障农民基本权益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有积极意义。同时,一方面是城镇化的影响,农村人口向外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农村土地无人耕种,甚至荒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大量农机设备代替人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必须要依托农村土地流转,将零散分布的土地集中起来,推广规模化农业,以更低的成本投入,更高的生产效率,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而对于失地农民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在不耕种土地的情况下从土地中获取收益。
2我国土地流转现状
2.1流转速度加快且形式多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流转形式总体上呈现出由慢到快、由分散到集中、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特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流转范围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分为4种,即交换、转让、出租和股份合作,这4种流转方式均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看来,转让形式的土地流转运用更为广泛。针对闲置土地越来越多、劳动力越来越少的现象,很多农民均会采取土地经营权转让的方式换取一定经济利益,这种互换的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土地流转方式。
2.2经营多元化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形式仍是以转包和出租为主,据统计,我国大部分省份农村土地均是农民之间私下进行流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运行。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显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样可让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还能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有效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土地分配制度主要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制度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应,极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随着我国农村的不断发展,与以往相比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样的变化也导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以往的有效性,因为该制度会把土地分配到每一个人手中,因此可能会使得农村的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2)农村经土地的流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农村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在土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引入新的种植、生产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新的生产理念,以此来诱导农业工作者尝试新型的农业发展道路,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作用。而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那么无疑将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活性的提升,极大提高农村经济的生产效率,让农村经济保持健康的发展规律。由此可见,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3)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农户个人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闲时选择外出务工贴补家用,此背景下的农户收入只有2种,即农业生产收入及进城务工工资,但这种情况存在一定的弊端,很难做到两者兼顾,甚至会导致出现土地荒废的现象,十分不利于规模化农业发展。但进行土地流转后,农户即可通过收取土地租金获取农业收入,然后安心进城务工,在拓宽农户收入的同时,还能使农业生产逐步进入规模化轨道。
4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流转优化对策
4.1重视土地流转管理
由以上所提到的,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现阶段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就应该重视起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尽可能把其积极性影响充分发挥出来,并有效抑制其消极性影响,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要想实现这样的效果,首先就需要在发展农业经济时重视土地流转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的配置方法不合理,农作物的种植不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市场的需求,从而在市场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缺漏,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而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要注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调节以及监督,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对土地流转进行相关变动,实现土地的流转的动态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流转的管理效率。降低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不足而带来的消极影响。
4.2细化土地确权的相关说明
土地确权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必须要保证过程透明、结果公正,这样才能赢得农民的信赖,进而为下一步的土地流转铺平道路。因此,需要通过细化规章制度、完善政策法规等形式,对于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法律条文中进行解释说明,让土地确权有法可依。在今后的确权工作中,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依法办理,化解土地确权中的矛盾与纠纷。在土地确权的各类问题中,明确土地确权的时间是关键。可以从土地承包关系着手,即土地权利的确定界定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一般情况下,对土地权属的确认事宜以土地的二轮承包时间为准。如果二轮承包之后土地发生流转或土地权利发生变化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界定。
4.3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能
在农村土地交易市场规模日益壮大、机制不断成熟、秩序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专门负责对接农民与农业企业、农业大户的中介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但是现阶段来看,这些中介服务机构的规模相对较小,服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鼓励引导,为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壮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和引导,逐步在农村地区建立起信用体系,通过增加土地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让中介服务机构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消除农民与农业企业、农业大户之间的信息差;二是充分依托信息技术,搭建农村土地交易信息平台,让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加快土地有序流转,不仅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还可有效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其是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各级职能部门要重视土地流转工作,以便推动农村经济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香兰.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其优化建议[J].南方农业,2019,13(32):96+101.
[2]谢秀芳.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乡村科技,2019(30):20 -21.
[3]杜拴弟.土地流转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24):8-9.
[4]刘华宁.土地流转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乡村科技,2018(22): 16-17.
[5]刘丽华.农村土地流转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 2017(14):14.